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凤凰传奇唱的《奢香夫人》,有着什么样的背景故事?

梵高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黔西彝族

其实这就是结合当地的一个悠久的历史传说而演唱的歌

彝族土司在“水西”统治的1400多年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明朝时期的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死后的第16年,大明王朝正式宣布贵州建省,应该说,是奢香开发贵州直接推动了明王朝建贵州省的决策。

奢香审时度势,以国家统一为重,亲率各部组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开辟出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过乌撒(今威宁)达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修文洒坪蜈蚣桥)、陆广(今修文六广)、谷里(今黔西谷里)、水西(今黔西城关)、奢香(今大方大渡河桥西北)、阁鸦(今大方响水小阁鸦)、归化(今大方双山归化)、毕节(今毕节二铺)等九驿。

奢香主持开辟的驿道,成为纵横贵州以达云南、四川、湖南边境的交通要道,改变了贵州险阻闭塞的状况,沟通了边疆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增进了汉民族与西南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

凤凰传奇唱的《奢香夫人》,有着什么样的背景故事?

“龙场九驿”成为奢香为国为民建树辉煌业绩中的一座丰碑。”

黔西:奢香香如故

如果此时是14世纪末,客商们必取道奢香修建的龙场九驿,前往川滇黔,途经黔西的谷里驿站。

在这个九驿中最大的驿站,粮草充足,厅堂敞亮,一路奔波的马帮盐队可以在此好好休整,来日再出发……

透过宽阔的地基,光洁的石板,厚实的墙敦,600多年前的热闹景象,我们可以想象。

谷里驿旧址之上,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农舍,一户张姓人家生活在这里。

村民们都知道这里曾经是古驿站,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老地势”。

“奢香夫人当年修的驿道,我们现在还走哩。”村民说。

在黔西,奢香夫人有深远的影响:当地著名的“水西古八景”中的“西桥断雪”就与奢香有关;水西公园里,奢香先祖奢节夫人的衣冠冢依然供后人参观祭奠;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奢香的故事。

“黔西史料关于奢香的记载也非常多。”黔西县文广局副研究员陈文蓉说。

朵妮桥、养马场、行宫……这些都是奢香留在黔西的遗迹,陈文蓉如数家珍。

而令人惊奇的是,如同未曾修缮、保护的谷里驿,奢香已经与黔西渐行渐远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水西”二字:水西公园、水西彝族风情园、水西大道……甚至县名也在酝酿着改为水西城。

“水西文化与奢香夫人又如何能割裂呢?”据陈文蓉介绍,大方彝族世袭统治的水西土司制度,整整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400多年,贵州西北部整个彝族聚居区域,黔西、织金、纳雍、大方等等都是大水西的一部分。明朝时期的奢香夫人则是其中的最为杰出的代表。

在黔西县城的水西公园,曾经有一座奢香夫人的雕像,后水西公园改造,雕像就被不动声色地搬走了。“原来雕像就放在这里。”尽管公园已经“大变脸”了,在水西公园,天天都来这里锻炼身体的刘阿姨仍然能准确地指出雕像的位置。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已经年过花甲的阿姨还告诉记者,凤凰传奇唱的一首歌就叫《奢香夫人》,这首歌在黔西早就家喻户晓了。

“我的手机彩铃就是这首歌,是儿子给我弄的。”老太太说,一脸的自豪——奢香,同样是黔西的奢香,在老百姓心中,她的地位不可撼动。

而此刻,位于石门村的谷里驿,静静伫立,任时光侵蚀、岁月蹉跎,有谁知道她的寂寞?

大方:奢香香万家

“走进大方县,就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历史,这部历史叫‘水西’……”。有文章这样描绘水西文化之于大方,是怎样一种概念。

而今,这部历史由奢香“代言”——作为水西历史上最杰出的统治者,奢香影响深远,用其做文化标签,最合适不过。

大方县80岁高龄的文化老人黄炯杰这样描绘水西历史:从蜀汉到清初,水西人创造了灿烂的水西文明。丰富的彝学文典,使水西成了中国彝文化研究中心。而水西的统治中心,就是今天的大方,残留的各种遗迹,铸成了一块解读水西文化、研究土司制度的活化石。

在老人看来,水西文化既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大方县决策层显然有清楚的认知:举办奢香文化节,投资2600多万元改造奢香博物馆,总建筑面积7969.8平方米、总投资近8000万元的贵州宣慰府重建工程刚刚竣工,成为电视剧《奢香夫人》主要的拍摄地……

蓝图早已规划好。

近几年,通过引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等国内强势企业投资火电,带动煤炭产业和三产发展,以“重大项目拉动、招商引资带动、城镇经济推动”的“三动”战略,使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但是,大方县不能仅靠煤电双脚走路,必须多轮驱动,找准资源优势和发展的切入口。必须抓住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巩固现有产业的同时,把旅游文化结合起来。

大方县县委书记沈晓春坦承,“贵州宣慰府”的重建,目的是要让大方县“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品牌响亮起来。

大方县县长卢林同样雄心勃勃:大方县将以水西文化为载体,响亮地推出文化大方。

领导者们有理由相信,“贵州宣慰府”的建设与《奢香夫人》电视剧的拍摄、播出,大方县必将迎来旅游业的大发展。

这一规划得到了大方人的高度认同,网友们在论坛上争相发帖,热烈讨论关于奢香文化的各种问题,并积极为政府献计献策。

同时,在政府带动下,大方出现了一股席卷全县的“奢香热”:奢香大道、九驿酒店、奢香小吃乃至奢香烟酒店之类随处可见……

“奢香”俨然成了大方的代名词、主题词以及关键词。而更为重要的是,“奢香”显然承载着大方渴求发展与崛起的希望。

网友:奢香香谁家

当大方大张旗鼓地打造“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品牌、黔西主推水西文化时,在大方论坛,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水西,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他的发展,而不是争夺一种疆域的归属,我们何尝不将水西的视觉放归到“大水西”的角度来思考呢?”近日,在大方论坛,一篇帖子成为论战中的热帖,网友们纷纷跟帖发表意见。

在帖子中,帖主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要回避水西的区域性,黔西、织金、纳雍、大方等等都是大水西的一部分。围绕这个基础,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全力规划“水西生态经济区”,共同打造这个水西生态经济区,将可能提高区域内的整体竞争力和推动区域的发展。

同时,帖主还建议政府要从长计议,先在内部念好一部经:那就是经济民生。

在此基础上,着力倡导“水西生态经济区”核心区概念,先在县域内营造这个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保障,造好舆论氛围。

并积极推动区域内各县市的横向联合,共同推动这个“水西生态经济区”上升为省级战略。

这名网友还写道,“水西文化遗址在黔西北广泛存在,除了大方、黔西,有兴趣的朋友可到纳雍去参观水西宣慰府遗址、宣慰大田、宣慰庙等遗迹,从猴子子岩,过武佐河至织金以那架、八步万人坟,寻觅水西战争古战场的遗迹……”

很明显,这些言论是建立在对这段历史资料的掌握和熟悉的基础上,有感而发的。

为此,网友们提出,关于奢香,关于水西,大方的主动权在于视觉放大,而不是缩小。

尽管论战仍在继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为西南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水西彝族文化,理应成为大方乃至毕节地区文化发展的排头兵。

奢香理当香四方

明洪武29年(1396年),由于积劳成疾,奢香夫人去世,仅三十余岁。

当时的诗人吴国纶特别写下《奢香驿诗》,歌颂她:“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穿木开蒙茸,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音赃苛)僰(音勃)道犹同风……”

诗中“蒙茸”是崇山峻岭的意思,“牂牁、僰道”都是云贵地区地名,诗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这些地区经济文化也赶上内地,民风相同了。

奢香夫人的历史功绩由此可见。

黔籍音乐人张超在听说奢香夫人的故事后,写下了《奢香夫人》一歌。

对于这首地域题材的歌,张超原本不曾期望能有多高的传唱度,而唱片公司更是忍痛买下此歌……但歌曲却备受歌迷青睐和好评。

而张超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歌曲在彝族同胞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和共鸣,他更因此而结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彝族朋友。

“奢香夫人不仅仅是大方的、毕节的,甚至不仅仅是贵州的,她是我们彝族的骄傲。”彝族朋友对张超这样说。

奢香之“香”早已飘溢四方:奢香娘家四川古蔺建起奢香文化广场;修文重建境内龙场古驿站,六广河上一个小湖起名奢香湖;织金准备修建彝族民俗博物馆,主打奢香文化;威宁也拿文献记载“奢香献金酥(荞酥)”的内容大做文章……

当黔西老太太哼唱着《奢香夫人》时,谁能说,奢香,仅仅属于大方而已呢?

然而,在毕节地区历史文化“五古”建设规划里,对黔西和大方作了明确分工,大方主打奢香文化,黔西则主打水西文化……

奢香文化乃至水西文化就这样被人为地割裂了。

行政划分之后的奢香文化所呈现出来的,必然是一段残缺的历史和记忆——这不完整的故事,我们何以诉说?

文化是一条流淌的河,从深山雪水、到潺潺溪流,汇成滔滔江湖,最后投奔大海……她流经的每一片土地,都有她润泽的生命,造就的美丽。

这就是文化。

奢香的河水流过的地方,就应当有她的美,她的香,而奢香原本就想要造福她的水西四方。

图海的儿子是诺敏,诺敏的儿子是图里深。

图海隶满洲正黄旗,清朝初期名将。天资忠悫,性情敦笃。顺治二年(1645年),起家笔帖式,迁国史院侍读。顺治八年(1651年),擢内秘书院学士,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

顺治十二年(1655年),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因事夺官。康熙帝即位,起为正黄旗满洲都统。康熙六年(1667年),拜为弘文院大学士,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充《世祖实录》总裁官。

扩展资料:

图海家族墓原来位于关西庄村南,墓早已无存,仅存五通石碑、一对石狮。因为当地兴建京师园住宅区,所以石碑和石狮被迁到花虎沟,2005年初又迁到龙王堂村的龙王庙暂存。

其中,图海墓的石狮起初被放置在龙王庙门前,后来又因石狮嘴部有残缺,故迁至五方桥旁边的肃慎亲王敬敏墓宫门内放置。

2008年初,朝阳区文物管理部门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升旗广场附近的绿树林中,成燕翅状永久放置图海家族墓的五通石碑,以及在龙王庙前的林萃路发掘出土的清代龟趺一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