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老子和庄子所言“无为”有区别吗
老子的“无为说”的解释: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什么叫“无为”?世俗把它理解为什么事都不做,或者解释为“无所作为”,消极颓废等等,不是望文生义,便是严重的误解,跟老子的“无为”道德观相去甚远。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旨在说明“无为有益”,虽然没有直接的解释“无为”的含义,但其意自见。他主要从“有”“无”“人德效应”三个方面找依据,推及“无为有益”。
其一、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种以柔克刚是生活中常见象,水冲堤决,风催树折、两军对垒以弱胜强等等,均说明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役使天下最刚强的东西。
其二、无:“无有如无间”。没有形体的东西,如:风、空气,几乎无孔不入。
其三、德:“不言之教”是说有道德的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胜于言教。夸夸其谈的号召,不如无声的行动更具有感召力。
由此可知,老子的“无为”决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相反:
“无为”是积极精进,讲究最有效的“作为”。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弱为用、不逞强好胜、不争名夺利、不劳民伤财。
“无为”是宇宙本体的性格,没有自私的狭隘功利。
“无为”是自然大道。“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无为”是遏制自我欲望和膨胀。
“无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是有益的。只有“无为”,才能达到“无所不 为”。所以,“无为而无所不为”才是人生的归宿。
“无为”不仅是办事原则、效率原则、节约原则,而且也是养生原则,快乐原则。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