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被称为小赵云的文鸯,在正史中到底有着哪些战功?

乐乐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1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司马信号旗

狭义的三国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开始算起,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华夏为止的60年时间,而广义的三国指的是从汉灵帝去世后的公元189年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天下为止的91年。

其实,严格说来像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名将都不算三国时期的人,但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时间段却是从公元189年乱世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朝为止的31年时间,这是三国名将辈出、谋士争锋的最精彩的时刻。

从公元220年开始,三国大批名人去世,比如关羽、张飞、曹操、吕蒙、夏侯惇、黄忠、法正、程昱、蒋钦,都在220年去世,之后的三国鼎立时期,虽然三国也会发生战争,但是天下大势已经稳定了,无论是名将还是战争规模与精彩度都不如前三国时期了。

文鸯就是后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安徽亳州人,曹操正宗的同乡,出生于公元238年,他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他们家跟那个叫文聘的没啥关系,估计因为是与曹魏皇族同乡,而得到曹爽的厚待,曹爽被司马懿诛灭后,文钦失去靠山,几年以后,魏帝曹芳也被司马师所废,所以公元255年文钦、文鸯父子联合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

毌丘俭原本想联合邓艾一起起兵的,但是邓艾却斩杀了使者,率领自己的手下赶到乐嘉迎接司马师,而司马师也在这个时候率军来到了乐嘉,形势对毌丘俭和文鸯父子不利,这一年文鸯才18岁,他对自己的父亲文钦建议:应该先趁敌人立足未稳,突然袭击对方,一定可以大败敌方。

这叫先发制人,如同当年合肥之战时,张辽趁孙权立足未稳,率领800人直冲孙权十万大军,把孙权打蒙了,严重挫败了孙权大军的军心,直接导致孙权军心不稳,尽管有十万大军,但是合肥之战孙权还是输了,文鸯这个建议是正确的,文钦也听从了文鸯的建议,父子两人各带一支军队趁夜晚兵分两路袭击司马师大军。

这就是著名的乐嘉城之战,当时的司马师因为眼睛长了瘤子,刚刚动了手术,需要休养,不宜出战,文鸯则率领一支军队在司马师营中叫阵,并不断冲击司马师营地,而司马师本人则只能躺在床上,由于眼睛剧痛,再加上文鸯的闹腾,疼痛难耐,只能紧紧地咬住被子,把被子都咬破了。

《资治通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与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文鸯骚扰了一个晚上,但文钦都没来,于是文鸯退兵了,司马师说:贼兵走了,可以追了。但其手下诸将说道:文钦父子骁勇善战,又没有遇到挫折,为什么会逃走呢?

司马师说:打仗时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大振,再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文鸯鼓噪了一个晚上又没有策应,其士气已经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

所以人都认为文鸯逃走了,实际上文鸯不仅没逃,反而带领十几个骑兵杀了回来,又杀入司马师的阵营,一阵冲杀之后,文鸯才率军而走,于是司马师派出长史司马班率领骁勇骑兵八千人从两翼追击文鸯,这个时候文鸯居然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魏军骑兵之中,一次杀伤百余人,然后突围出去,然后再冲杀回来,如此来回了六七次,打得追赶的骑兵再也不敢靠近,文鸯才从容逃走。

从《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文鸯与司马师手下的魏军有过三次交锋:

1、文鸯晚上率领一支军队叫阵,并与魏军交战,司马师因为眼睛痛,只能躺在床上咬被子。

2、文鸯白天逃走时,率领10几个骑兵杀了个回马枪,杀入司马师军阵,一阵冲杀之后才逃走。

3、文鸯单枪匹马又冲入数千魏军骑兵之中,杀了一百多人,来回冲杀了六七次,打得8000骑兵不敢追他,然后才从容逃走

如果《资治通鉴》记载无误的话,文鸯是从晚上杀到第二天白天,三次冲向敌阵,每一次冲杀都是来去自如,敌人不仅伤不了他,而且文鸯还杀了一百多人,这种战绩堪称战神,文鸯绝对称得上三国第一战神,什么关羽、张飞、吕布、张辽这些前三国名将,统统不是文鸯的对手,因为他们的战绩都比不上文鸯,这可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史书记载的

在《晋书》中也记载了这事,不可与《资治通鉴》有点点不一样:

《晋书》: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帝遣左长史司马琏督骁骑八千翼而追之,使将军乐林等督步兵继其后。比至沙阳,频陷钦阵,弩矢雨下,钦蒙盾而驰。大破其军。众皆投戈而降,钦父子与麾下走保项。俭闻钦败,弃众宵遁淮南。安风津都尉追俭,斩之,传首京都。钦遂奔吴,淮南平。

《晋书》与《资治通鉴》一样的是上面讲到的第1点和第2点,不一样的就是第3点,《晋书》上没有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之中,也没有斩杀一百多人,更没有来回冲杀了六七次,而是说司马班率领8000骑兵追敌,将军乐林率领步兵为后援,然后多次攻破文钦父子的军阵,打败了文钦与文鸯父子。

如果以《晋书》记载为准的话,文鸯似乎又没那么厉害了,只能算一员猛将,但是不能与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猛将相比,所以关键的区别就是第3点到底是否存在?因为《晋书》有可能顾及到司马师的颜面,有些事不好记载,而《资治通鉴》不用顾及,但是《晋书》在前,《资治通鉴》在后,相对来说,《晋书》的记载更接近当时的年代,所以文鸯的勇猛是有争议的。

如果按《资治通鉴》的记载,文鸯就是三国第一战神,比关羽、张飞、吕布、张辽还要厉害,如果按《晋书》记载,文鸯也算一员猛将,但并不出众了

文鸯在淮南二叛失败之后,随文钦一起投靠了东吴,一年之后的淮南三叛,也就是魏镇东将军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昭,文钦、文鸯父子被东吴派到魏国淮南支援诸葛诞,由于文钦与诸葛诞有矛盾,结果文钦被诸葛诞所杀,文鸯就投靠了魏国司马昭,从背叛魏国到再次投靠魏国,文鸯也杀了个回马枪,同时还被司马昭重用,要知道文鸯可是害死司马师的人,之后,诸葛诞的叛乱也被诛灭。

之后,文鸯就在魏从军,司马炎代魏建晋后,文鸯又成为晋朝官员,文鸯一生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在河西之地大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迫降20万胡人,彻底解决了河西的胡人动乱,要知道在文鸯之前有胡烈、牵弘、杨欣、苏愉等将领都被秃发树机能所杀,而成功打败秃发树机能的只有文鸯,可见文鸯确实骁勇善战。

文鸯活到了八王之乱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291年,文鸯被当时的东安王司马繇诬告与杨骏一同谋反,杨骏是司马炎留下的辅政大臣,被皇后贾南风所嫉恨,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一起诛杀了杨骏,而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甥,怨恨当年文鸯害死了自己的外公诸葛诞,所以诬陷文鸯,文鸯因此被杀,三族被灭。

俄罗斯有两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尖兵利剑,一个是闻名遐迩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另一个就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信号旗”特种部队。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主要在国内从事反恐活动,后者则在国外专门进行反颠覆和警戒俄罗斯驻外目标。

秘密组建

1981年8月19日,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秘密会议,商讨在克格勃系统内秘密组建一支“绝密支队”,专门用于在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苏联最高***的决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并委托克格勃“C”局(即境外秘密谍报局)具体负责组建特种部队。新的特种部队取名为“信号旗”,由攻打阿明宫的英雄、海军少将埃瓦尔德·科兹洛夫负责指挥。

组建初期,没有人知道“信号旗”特种部队的存在。部队的名称是“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部队番号为35690,后来改为5555。在一般情况下,“信号旗”特种部队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战斗时,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每个班的人数10~30人不等。遇有情况紧急或需要时,几个班就可迅速联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较大规模的部队。

屡建战功

“信号旗”特种部队接受的首次严峻考验是在阿富汗。

在阿富汗战争中,“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秘密破坏行动和搜集情报。为此,参战的“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队员多次深入敌后,对阿富汗游击队进行分化瓦解,散布假情报,以及解救人质,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1—1991年间,“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苏联境外进行侦察破坏活动,以及其他特种行动。具体包括:打击恐怖组织和游击队,保护苏联境外居民和机关,破坏敌人的重要战略设施,如交通枢纽、核电站、水电站、化学和石油企业,保护苏联的战略目标,帮助友好国家解救人质,扣押敌国飞机和军舰等。

1991年后,“信号旗”特种部队开始用于对付核恐怖主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经过10年的秘密训练和摔打,“信号旗”已经成为一支作战能力很强的特种部队,毫不逊色于美国的捷尔塔特种部队和英国的CAC部队,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二者。1993年6月,几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一艘核动力船,“信号旗”特种部队奉命赶到。几名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了核动力船,另外几名“蛙人”以特殊方法潜到了船舷两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船上的外围警戒。紧接着,几名空降兵从天而降。十几分钟之后,几名恐怖分子便被押到了岸上。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海上风速达到15米/秒,而一般情况下,在风速为10米/秒时,就连专业跳伞员也要停止训练,“信号旗”队员硬是在这样的海上风速条件下完成了准确降落动作。

战争中狙击手间的真实较量

在车臣战争中,俄罗斯伤亡惨重,主要是车臣恐怖分子中那些狙击手给俄罗斯特种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被称为小赵云的文鸯,在正史中到底有着哪些战功?

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区,俄军一名特种兵被车臣狙击手击中阵亡。在朦胧的晨色中,眼看战友阵亡,俄特种兵普卡科夫和他的战友卡普罗夫迅速从米鲁特卡广场附近的掩体中爬出来,冲到了200米外的路口处,企图抢回战友的尸体。突然,从远处的楼群中传来“砰”的一声枪响,一颗7.62毫米的弹头正好洞穿了普卡科夫的心脏,普卡科夫倒地阵亡。紧接着枪声再次响起,子弹又准确地射进了卡普罗夫的前额,然后从后脑穿出,卡普罗夫也阵亡了。

面对士兵普卡科夫和卡普罗夫的死,“信号旗”特种部队很快组成一个狙击小组,秘密潜入了米鲁特卡广场地区。被称为“冷血杀手”的普什科夫少尉担任第一射手,尤尼科夫担任观察手兼第二射手。决定生死的较量开始了。

1996年4月16日清晨,诱杀计划开始实施。由第二射手尤尼科夫扮演“诱饵”,由“冷血杀手”普什科夫执行猎杀行动。行动之前,普什科夫耐心地将7.62毫米口径“德拉古诺夫”式狙击步枪及PSO-1光学瞄准镜伪装成一根枯树枝,然后用精制的细锉将10发子弹的弹头逐一磨尖,以便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最后,普什科夫匍匐到距尤尼科夫6米远的预定狙击点,将狙击枪悄悄地伸出掩体。

天临近黄昏时,整个战场被一片色彩诡异的晚霞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中却又充满杀机。

相持了8小时后,目标终于再次出现,普什科夫再次将十字线对准了目标。倒霉的车臣狙击手刚要撤退,“砰!”枪声响了,7.62毫米的弹头从防火帽中飞出,随即被几百米外的脑袋挡住了去路,但尖尖的弹头并不在乎太阳穴那里脆弱的障碍,直接钻了进去。几厘米的穿行之后,弹头猛地破墙而出,并带出一些红白相间的液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