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的来源和历史是怎么样的?
复姓源于嬴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七代伯翳,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国名为氏。源于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孙、伯夷二十五世孙海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于墨台氏,出自姜姓东海族的古孤竹国,属于以历史事件称谓为氏。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复姓又称复氏,该姓氏是多源流古老姓氏之一。
复姓的历史
上官源于华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少子子兰。这位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以官为为氏而姓了上官。
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说,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基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
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唐时,上官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河南的陕州出人头地。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学家上官仪,就是陕州人。
唐末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响,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开花结果了。上官名人,唐有才女上官婉儿,宋有龙图阁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
中国共有多少复姓氏,分别是什么?
从第一名到第十名排名如下:
1、欧阳 2、太史 3、端木 4、上官 5、司马 6、东方 7、独孤 8、南宫 9、万俟 10、闻人
顾名思义,复姓是指由2个以上汉字的组成的姓。
据相关资料记载,百家姓的姓氏由来与先祖所崇拜的图腾有关联。相传原始蒙眛时代,居住的各部落族群都有各自的图腾,诸如熊、蛇、老虎、麦穗等,而这些相关图腾又作为部落族群的标识,后来经过漫长演化就变成了他们的代号,便是所谓的姓氏。
人们依据《春秋》整理出来了22个古姓,包含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嬴(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
后来,章太炎先生与相关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59个古姓来,累计相加有81个古姓,但肯定的是古代原有的姓氏肯定不止这些,很多都已经遗失。
共计61个复姓,如下: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南宫
1、司马
司马(sī mǎ):西晋、东晋国姓,中华姓氏之一,复姓。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西周始置,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
司马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
2、上官
复姓之一,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一位,新姓氏人口排序第510位,约有7.5万余人。
3、西门
西门,中国复姓。西门姓来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有一位大夫居住于城的西门,其子孙便以“西门”为姓。西门姓重要人物有战国时期魏国官吏西门豹。
4、诸葛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诸葛姓的杰出代表人物有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等。诸葛氏的起源单一。
扩展资料:
复姓:由超过一个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等。复姓的来源较多,从官名来的,如太史、巫马、乐正等;以封邑命名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有些以居住地而来的,如 东郭、南郭和闾丘等。
有些由职业而来,如漆雕等;也有如公良、公羊和颛孙 等以先祖名字而来的。像公孙、仲孙由爵系而来,叔孙由族系而来。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如拓拔姓和尉迟、万俟等,也有以物品名称而来的谷梁姓,甚至有如赫连这样自创的姓氏。
百度百科-复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