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诏”和“钊”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昭” 释义:
1.光明 :~明。~~(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
2.明显,显著 :~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诏”释义: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钊”释义: ?勉励。
钊[ zhāo ]?
一、?基本解释
1. 勉励。
2. 远。
3. 姓。
二、 详细解释
1.动
(会意。从刀从金。表示用刀削金属。本义;磨损;削损)
2.同本义
钊,刓也。--《说文》。承培元引经证例:"刓,…谓摩去器芒角也。"
3.用勇气、精神或希望鼓舞〖某人〗;勉励
门沆砀,驾以猋。俯下士,无不钊。--明·宋濂《补雩坛祝舞歌辞》
4.钊,中国古代的寓意是匕首之意
5.钊,人名:李大钊(参与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
三、相关词语
1.词语 佐钊
全拼: zuǒ zhāo
释义: 犹言襄助。
2.词语 钊文袋
全拼: zhāo wén dài
释义: 即招文袋。古代一种挂在腰带上装文件或财物的小袋子。
昭[zhāo]
一、基本解释
1. ?昭是形声字,日为形,召为声。
2. 含义:光明。
3.昭汉字字义为形容词,名词或动词。作形容词用时释义有彰明、显著,光明美好等意思。作名词有光、亮光,姓,古代国名等释义。作动词时显扬,显示的意思。常用词组有昭布,昭然,昭然若揭,昭示,昭雪,昭然,昭昭等。引申义:(昏暗中的)一抹亮色。(黑暗中的)明亮。说明:本字的造字技巧和"龆(tiáo)"、"轺"等字是一样的,前者为"引领齿",意为"引领恒齿生长";后者为"先导车"、"开道车",意为"引领贵宾车队进王宫"。"昭"就是"先导日光",负责引领一整天的日光,因此就是"晨曦")
二、组词及造句
1、昭著造句:这里混乱的运输系统曾经臭名昭著,现在市中心古老的雅典卫城附近已经建起了干净整洁的步行街,并且它们把这座城市里众多古老的遗迹连接在一起。
2、昭示造句:通俗的讲,布鲁克斯定律昭示了:项目的复杂度和通讯成本会以开发人数为基础,呈现平方指数的增长态势,而绩效则仅能直线上升。
3、昭雪造句:设在纽约市的“昭雪组织”进行的一项案例调查发现,目击证人认错人是在美国造成错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4、昭然造句:这些人和他们的指使者就这样昭然展示对宪法、法治,和对人类尊严的藐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主国家,它当初的建国原则已荡然无存。
5、臭名昭著造句:这里混乱的运输系统曾经臭名昭著,现在市中心古老的雅典卫城附近已经建起了干净整洁的步行街,并且它们把这座城市里众多古老的遗迹连接在一起。
诏[ zhào ]?
一、基本解释
1.?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其子。
2.?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书。~令。~谕。奉~。遗~。
二、组词及造句
1、诏书
造句:宋政府针对这一犯罪行为制定法律,颁布?令、诏书进行严厉打击,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对被解救人员的安置工作。
2、诏事 ?
造句:三十年诏事戈时代有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及始皇三十年(前217年)两种可能性,而以前者的可能性为大。
圣旨,也就是朝廷正式下达的诏书,是经过皇帝与朝廷共同认可的,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每一份圣旨,都必须经过朝廷的备案,并且有一名以上宰相的附署,才具备法律效力。
而手谕,则是皇帝表达自己意愿的非正式文件,是不经过文官系统的公文流转的,因此,朝廷不认可手谕的法律效力,仅仅是在皇帝对自己管辖权力范围内的一些人或事情做出一些奖惩,或者褒贬。
两者一个属于相权,一个属于皇权。
诏书(zhào shū)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
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 《睢州志·袁可立传》:"可立曰:'杀人者死,朝廷法也,即弄臣顾可脱乎?'已而,果得中旨赦之,可立不为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