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清朝时期,“兵、勇、丁、卒”,分别都是干什么的?

梵高1年前 (2023-12-08)阅读数 1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绿营清朝

清宫戏一直是霸屏状态,不知观众大人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情况:是清朝官兵的官服,制式一样,可上面写的字却不同。有些写的是?兵?,有些写的是?勇?,还有?丁、卒?等字样,都是大清朝的兵,这几个字代表了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一个老兵曾经说:?别看只有这一字之差,待遇相差太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兵?是国家常备的武装力量,也就是正规军的意思。满清王朝入关前,清军都是由八旗兵所组成的。八旗军可不仅仅是满八旗,还有蒙八旗、汉八旗,他们都是大清的正规军力量,直接隶属皇帝。

可是当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原来八旗兵的数量已经完全不够用,于是满清统治者就建立了一支由汉人组成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以绿旗为标志,所以就被称为?绿营兵?。虽然都属于清朝的正规军,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

八旗兵的地位较高,主要负责卫戍京师,掌管京师安全;而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不过由于是汉人军队,?绿营兵?地位远不如八旗兵高。

不过,在满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八旗兵自恃地位高,平时养尊处优,疏于训练,战斗力一路下滑。据说连战马都跨不上去,成了饭桶、酒桶。等到乾隆年间,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完全不行了,就连民间的白莲教也剿灭不了,更不用说后来势如燎原的太平天国了。

如此一来,绿营兵的地位日渐强势,但是单单依靠绿营兵,也难以守卫如此庞大的疆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朝廷开始允许地方官府招募?乡勇?。乡勇属于一种临时性的武装力量,平时若是没有战事,基本上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回家该干啥就干啥。只有打仗或者突发紧急情况时才需要动用到他们。

所以说,?乡勇?的特点是私募武装,听命于招募他们的长官。不过乡勇并不算是清朝的正规兵,为了与正统的军队区分,他们的服装上会刻印上?勇?字。在待遇上,乡勇比起那些正统的兵差了许多,但是在战场上,乡勇们却是被命令冲在最前面的。因此,?勇?们往往出工不出力,战斗力极差。

清末,曾国藩操练湘军,他将乡勇改为?练勇?,也就是后来的湘军,给他们发粮饷,让他们有正式的编制,给他们一个稳定的生活保障。有了稳定的收入,士兵们谁打仗不卖命?曾国藩是个聪明人!

制服上面有?丁?字的,属于清朝的后勤人员。比如看守库房的?库丁?,这个工作算是肥差,平时也就是负责出库入库,管理一下仓库,没多大危险,待遇还非常好,关键是有油水可捞!道光年间,曾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国库亏空案?,大清国库1200万两白银,被?库丁?联合上下,偷得只剩不到300万两!道光杀得人头滚滚,也没有挽回多少损失。

还有一种就是?卒?,?卒?一般在地方州县里驻扎,约相当于武装警察,比如看管监狱的?狱卒?。古代?狱卒?基本没什么危险性,还能?吃拿卡要?,油水极大。不过在辫子戏里,?狱卒?是最危险的,每次劫狱,狱卒都要先死,正应了他们胸口那个字卒!

清朝时期,“兵、勇、丁、卒”,分别都是干什么的?

除了这些,还有贴着其他字的,如捕、驿、衙等等,属于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反正是各式各样,什么都有。但是这么多的兵实际上很多都是冗余的,他们占据了财政开支的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一个负担。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一些清朝士兵的服饰上面有一些大大的字样,有些士兵衣服上面的是?兵?,也有一些士兵衣服上面是?勇?卒?这样的字。那么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同样都是清朝官兵,身上的衣服却有不一样的标记,这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历朝历代,士兵的军服都是很难统一的,毕竟古代军队也分为不同的军种,士兵也有正式与临时的区别,早期清朝的军队就是八旗兵,他们也依靠着这支军队成功打入中原。之后便是八旗兵、绿营、乡勇以及新军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那么这些不同时期的主力军队都有何不同之处?

八旗兵都是满人,他们这个民族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在入关之后,八旗军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控制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为了能稳定自己的江山,清朝也大量吸纳汉人进入到自己的军队中,不过他们不会让汉人进入八旗,而是单独把汉人军队称为绿营,他们与八旗兵还没有办法比,人家那是高贵的军人,在国内享受着各种优厚的待遇和特权,也是皇家的亲信军队,绿营地位就不高,他们的旗帜是绿色,这才得到这样的称呼,绿营官兵他们的军服与八旗也必须要区分开。

他们也是朝廷的正规军队,因此在衣服上是有?兵?字,八旗兵的军服有着不同的颜色,他们的胸前就没有字,现在去故宫还能看到当初的八旗军服,这些特制的军服都与自己旗帜的颜色有关。

绿营就没有这个待遇,但绿营也是国家正规的军队,他们也是铁饭碗,吃着皇粮拿着皇饷,在清军入关之后,绿营在国内的作用是越来越大,到康熙时期,八旗兵的战力已经惨不忍睹,长期的优越生活,让他们失去之前的战斗力。

幸好有绿营兵在,这才让清朝顺利度过这段艰难期,但绿营兵在中期开始,战力也在不断下降,铁饭碗就容易养懒人,况且清朝国内维持的常备军队没有那么多,一旦遇到大的战事,八旗与绿营的军队常常是不够用。

因此雍正时期开始,朝廷就经常在地方去准备招募民兵,这些人被称为乡勇,他们被召集起来,然后临时组成军队去打仗,等打完之后这些人就各回各家。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清朝的预备役军队,他们并不属于清朝的正式军队,待遇不如绿营,这些乡勇的胸前字样就是?勇?。

还有一种士兵,他们的胸前是?卒?,这种士兵一般都是步兵,当然,这些人就已经很难算作是士兵,他们就等于是基层的一些执法着,有的是狱卒,也有的是维护当地治安的,虽然也是在体制内,可他们的地位就更低一些。后来袁世凯发明了警察,也就取代了这些人,那么在清朝的军事体制内,八旗一直都是最尊贵的,在皇太极时期,特意在八旗里面增加汉八旗与蒙古八旗,这就丰富了八旗军的战力,可入关之后,八旗军队的战斗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

康熙等人试图要让八旗重新回到巅峰,可还是没有成功,道光时期开始,八旗就已经等于是摆设,清朝后期起义不断,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此时的八旗不仅没有起到维护皇权的作用,反而由于自己的奢侈腐化,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很大的负担。而绿营官兵本身人数众多,他们也是国内的主要军队,但绿营战力这个时候也没有保障,尤其是地方上的一些绿营军,就已经腐化到极致,和太平军交手的时候是一触即溃。

八旗,绿营的战力下滑,就使得?勇?字军开始成为清军的主要力量。

在同治时期,清朝内部开始出现更多的私家军,曾国藩等人看到了八旗绿营战力的糟糕,因此他们主动到自己的家乡来训练军队,利用地方这些团练兵组建起自己的私兵,他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还有其他的一些私家军成为清朝统治的重要力量,这些军队自由度高,待遇也非常不错,在战场上的效果要更好一些,不过这种军队注定是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毕竟他们是听从这些统兵大帅的,像曾国藩他在全盛的时期,手上的十多万湘军已经足够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要不是他主动请求裁军,估计就有人去推他来当皇帝了,清政府一直没有把这些私兵当做是自己的军队,对这些统兵大将们也非常猜忌。

这就让清军实力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过在李鸿章等人的主导下,国内开始洋务运动,这点在后来的甲午战争被暴露出来,清朝的海军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可军费无法保障,拥有再好的武器装备也没有用。

清朝也想要做出改变,于是就开始组建新军,他们放弃了原本的绿营与勇营这种募兵制,也全面放弃八旗的世兵制,新军的制度与现代军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清朝前后组建45万常备军,其中还吸纳不少绿营,勇营的旧军,他们想的还是非常好,但执行起来就有些问题,不少的新军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吸纳过来的士兵良莠不齐,仍然无法保证自己的战力,不过相比老旧的绿营,八旗,新军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军队。

清朝这么做就是想要建立一直能维护自己统治的军队,可他们的做法,必然是会失败的,因为八旗贵族在朝中有着非常大的权力,他们所代表的就是满族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是坚决反对这些改革的,清朝军事改革中还有陆军部这些专业的机构,想要像西方这些国家靠拢,这些思想落后的满族官僚是不会愿意接受这种改变的。

更重要的一点,一个国家想要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财力,当时清朝国内已经陷入财政危机,他们没有能力去组建自己的军队,因此新军的改革并不是非常成功,袁世凯这些人也抓住这个机会。

利用清朝皇室无法真正控制新军,他们成功夺取了新军的统治权,像北洋军这些新军成立后,之前清朝的这些老旧军服就已经被彻底放弃,新军的军服上也没有什么字样,它们与现代军服是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

其实,军服的作用有很多,不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编制的士兵,现代军队也更加注重军服的颜色,在野外作战的时候可以与环境融合在一起,隐蔽自己的行动,原来的这些军服讲究就没有那么多,而且之前清朝官兵也是慢慢从着甲到不着甲进行着变化,随着清朝的灭亡,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已经成为历史,他们的军服也就成为影视剧里面的服装。

参考文献:

《清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