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爷的侧妃和嫔妃有什么区别
明代没有侧妃的称呼,只有清朝有侧福晋。明朝王爷的次妃如已有子,不分嫡出庶出、俱不许选继。止照内助事例、有妾推举一妾、无妾奏选一人、以管理家事、抚育子女。不许请授次妃封号。亲王或郡王之妾、其子已袭封亲王、而嫡妃不存者、准封次妃。明代嫔妃制度:名号授予后妃以封号、尊号、徽号和谥号;封号用以定后妃等级;等级按等级颁发给后妃宝印;待遇是以冠服、车舆、仪卫卤簿规制。
明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 ,定都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主要区别就是等级不一样:
臣妾指妃以上(包括妃级的)级别的妃、贵妃、皇后等,在皇上、太后面前的自称或妃、贵妃、对皇后,以及比自己地位高的妃、后面前的自称。
嫔妾指贵人、答应等非嫔妃对皇帝及太后面前的自称。
本宫是指皇后和拥有独立宫殿的嫔妃,在比自己地位低的人面前的的自称(古代皇宫并不是所有的妃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宫殿)。
扩展资料:
清朝后妃等级划分:
清朝后宫嫔妃品级划分制度的建立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一直到康熙年间才建立起了完备的后妃制度。清朝与明朝不同,后宫嫔妃讲究出身,她们根据出身民族的不同和出身嫡庶不同以及受宠程度不同作为等级划分的依据。
1、民族:清朝建立之初就制定了满蒙联姻的国策,由于蒙古在清朝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量的蒙古贵族之女进如清朝后宫,或为皇后,或为嫔妃,从努尔哈赤时期到康熙年间,蒙古后妃在清朝后宫中的地为最高。
2、嫡庶:封建时代最讲究嫡庶之分。同样出身于一个家族,正室所生的嫡出女儿就可以作为别人的正室,可以作为皇家的皇后,然而妾室所生的庶出女儿只能给别人做妾,入宫也只能作为妃嫔。
3、受宠:很多入宫的女子经过自己的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逆袭的。相对于大量出身高贵的女子,很多出身不高的女子在出宫后凭借美丽的容貌、聪慧的头脑以及为皇家诞育大量子嗣而赢得了历代皇帝的宠爱,她们也因此得以晋封提拔,升为皇帝的高级嫔妃,乃至成为皇后。
百度百科—本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