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出现bug,刷出来都是以前的内容,你发现了吗?
1月21日下午,抖音出现诡异BUG,不少用户反映刷不出新视频,都是之前看过的视频。
网友评论:
原来大家都一样 我还以为我失忆了 明明觉得自己看过 刷新一遍还是自己看过的
看到热搜才意识到,我就说怎么总刷到我点过赞的
我还以为是想逼我给他点赞呢 一直给我推重复的
我还以为是我刷太好久了,该休息了哈哈哈哈哈
根据1月5日发布的《2020抖音数据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8月,连同抖音火山版在内,抖音日活已经突破6亿。截止2020年12月,抖音日均视频搜索量突破4亿。
抖音已经成为的很多人每天必刷的APP,新春来临,抖音的日活和单人活跃时间有望再上一个台阶。但凡出现一点BUG,都会影响上亿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的红包活动已经被抖音拿下,,具体的方案很快就会公布。
抖音表示,在已经成为?新年俗?的红包环节中,将同时为用户提供抖音支付及支付宝等选项,一起为抖音用户提供可靠、安全、便捷的服务。
给朋友的评论 朋友总是收不到 但显示已经评论成功 而且没有什么敏感字 是号有什么问题了吗? 退出重新上 再看也看不到我之前的评论 然后再发一条 ,才能看到 但朋友还是看不到 等于抖音里给别人发的评论 别人都不到 ?这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天了?
网友发现抖音的个人主页以形式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时会显示为空白。这次貌似是微信对抖音的一次打压。不过微信官方回应这是为避免链接刷屏影响朋友圈阅读体验,对朋友圈内链接的插播设置有防刷屏限制,如果链接被屏蔽次日可恢复正常。无论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微信的理由是以保障用户的阅读体验,这也无可厚非。
这篇文中,抖音只是一个具象化代表,我想讲的是以抖音为代表的一众以算法为内核的娱乐化APP。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淘汰机制,而现在的时代,会根据自制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对人进行淘汰但 总有一些人是不愿惊醒的,等他们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时 ,会选择抱怨别人、抱怨社会、然后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在这群人眼里错的不是他们,而是社会。
希望这个人不会是你。
前几天抖音出了一个“爆视频”,单单评论数就超过一百万,播放数量过千万。
这几乎是我们这些文字工作者难以企及的数量。而数量背后,潜藏着一个个为此付出时间与精力的人。
除此之外,相信你在朋友圈也看到过不少这样的话:
这一点相信刷过抖音、亦或者是刷过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等各种小视频软件的人都会深有感受。
如果你在路边、休息处看到一个人手指连动笑的合不拢嘴,那大概就是在刷小视频了。
我们会不自觉的深陷其中,蓦然之间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这样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娱乐上。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网络依存症,对各类娱乐新闻上瘾、产生依赖,人云亦云,附和跟风,沉溺在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我害怕长久以往,自己会变成一个透明的躯壳,脑袋空空、沉浸于感官娱乐。
有人说,你的时间花在哪,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格局高的人,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娱乐上。
深以为然。
我们正在爱上这些使我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抖音、快手、火山、微博这些软件正在飞速地强化我们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度,并拉高我们的敏感度。
同时降低的就是对文字的需求度与耐心度。
刷多了抖音、快手、微博这些软件之后,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 没有耐心去读一本长文或者书籍。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接了当的呈现。
比如你就有可能看不完我的这篇长文。
而在被轰炸多了之后,我们就会逐渐爱上这种“被喂食”的感觉。
而当“被喂食”形成一种习惯之后,我们的就会惰于思考,耐心以及深挖问题的能力就会被逐渐抹杀。
还记得盛大公司吗?
这是一家十分“传奇”的公司,2001年年底,盛大账面上只剩下大约30万美金,陈天桥倾囊而出,买下韩国一款二线游戏《传奇》的中国代理权。
2002年,《传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6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游戏,盛大月均销售额超过千万,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
但是陈天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不止一次说过:“我从来不玩《传奇》,因为这是个烂游戏,浪费我的时间,但是盛大是个好公司”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备受追捧的烂游戏确实吸来了千万销售额。
看到了么?你 每时每刻傻呵呵的沉浸其中,换来的都是经营者的盆满钵满。
“不知道为什么,刷抖音的时候感觉那么开心,可是刷完之后却分外空虚,变得很丧,而且更自卑了”一个粉丝在凌晨一点多私信我。
他说他刚在床上刷完抖音,然后就失眠了。
在孤寂无人的夜晚,我们最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无助与空虚。
我回复说:“因为你爱上了一个虚拟且充满新奇G点世界,但是你依旧碌碌无为,你的生活仍然平平无奇。”
我称抖音、火山小视频、今日头条、快手等等以算法推荐为内核的软件为: 毒品软件。
一款类似抖音的 APP,背后都是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作支撑,用尽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 —— 目的是什么? 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它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在这个被娱乐塞满的世界里,当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控力时,我们就会因为沉迷各种诱惑而“被碌碌无为”。
比尔盖茨曾在采访中说过,他认为13岁是孩子拥有第一部手机的合适年龄。
他、珍妮弗、以及1999年出生的儿子罗里·盖茨都是在过了13岁生日后才被允许使用手机,小女儿菲比则在期待着13岁生日时得到自己的第一部手机。
“我们家把13岁定为得到手机的年限。”盖茨说,鉴于这项规定,孩子们从学校回家后常向他抱怨说,“其他孩子都有手机,我是唯一一个没有手机的人,这令人尴尬”。
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老乔回答: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我们看到的是电子产品正在飞速低龄化,抖音快手已经迅速占据了小学生的生活。
而因为缺乏自制力,他们会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在最应当拼搏的年纪里选择安逸,在价值观形成之际被灌输进大量的光怪陆离与不正之风。
于是他们开始模仿,追逐着未成年怀孕风当宝妈、跟着小青年跳社会摇、以为低胸博眼球就能赚大钱......当管制不利时,堕落便自此开始。
那些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正在一步步把我们连根拔起。
在作家周冲的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如何分配你的时间,取决于你。
罗振宇说,未来,在时间这个战场上,有两门生意会特别值钱。
第一,就是帮别人省时间。第二,就是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能够掌控时间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一生。
这座城市,一半人在拼命,一半人在认命;一半人在抢时间,一半人在耗时间;一半人在燃烧青春,一半人在虚度青春。
你愿意做哪一半的人?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