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国民歌和外国民歌有什么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2个月前 (12-10)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西洋中国

1、风格特色不同

中国民歌:往往具有叙事风格,多以叙事写抒情。

外国民歌:普遍具有状物风格,多以状物写抒情。

2、表达方式不同

中国民歌:表达是直接直白的,在抒情方面也是直抒胸臆,民歌中的好恶、褒贬、情感都直接无疑的表现出来。

外国民歌:稍显含蓄,往往旁敲侧击或采用一定的手法追求一种间接的表达。

3、音乐形态不同

中国民歌:着重体现一种动态美,展现的图景较为鲜活,热情,乐曲形态也更加丰富。

外国民歌:更加注重静态的美,展现的图景较为静谧和深沉,乐曲的旋律也追求舒缓和简单。

中国民歌作用:

民歌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娱乐作用外,它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许多实际功用。

教育与传承功用: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着歌唱长篇叙事诗,历史诗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族的《开天辟地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傈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这些歌曲记述了有关宇宙与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先民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这些歌曲曲调起伏较小,吟诵性强,篇幅长大,有的歌词长达数万行,一般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唱完。

这些歌曲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

求研究中西音乐的差异1500字的论文

1、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形成的艺术基础和时代背景的异同:

西洋歌剧和中国戏曲艺术形成的时代背景。西洋歌剧是十六世纪未、十七世纪初,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应运而生的,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发展的结果,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它于当时特殊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戏曲形成于十二世纪前后,宋、元时期,比西洋歌剧的出现早400多年。但它在形成之前,已经过了较长的孕育期,其萌芽可追溯至中国秦朝的乐舞,俳优等,它是中国民间歌舞、说唱艺术的继承、融合和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但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特殊的政治情况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中的声乐艺术的异同:

中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不同于西洋歌剧,受戏曲剧本及唱词结构的制约性很强,有两种基本体制:一是以乐曲系长短句式为基础构成“分折”剧本结构,也称“杂言体”,如:昆腔和高腔。

与之相应的唱腔结构是“曲牌体”;二是以诗赞系对偶性整齐句式为基础构成的“分场”剧本结构,也称“齐言体”,如梆子腔和皮黄腔。与之相应的唱腔结构是“板腔体”。还有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体”。

3、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中的器乐艺术的异同:

器乐除为声乐伴奏外,还起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发展戏剧矛盾冲突和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这是器乐艺术在二者中的共同作用。西洋歌剧和中国戏曲中的器乐形式也基本相同,包括序曲或前奏曲、声乐伴奏曲、间奏曲以及舞蹈音乐,但又有各自的艺术特点、艺术个性和艺术需求。

西洋歌剧的出现,推动了欧洲乐器制造业的大发展,更为当时器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使得西洋管弦乐队真正趁于规范化。而中国戏曲则是在因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族器乐带动形成的民间歌舞形式、说唱艺术形式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色彩纷呈的戏曲剧种,各剧种的乐队同西洋歌剧来比也有着大的差异。

百度百科-中国歌剧

百度百科-歌剧

中西音乐之渊源各异,除了因民族性所

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主要表现于中国音乐

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

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谐源于古希腊、古

罗马的数学与几何学的科学性及数理协调

性;而中国的情韵则可说是源于先秦诸子的

哲学,甚或是源于古代钟鼎的花纹及原始壁

画的动物飞腾之象。因为,“飞舞跃动”之美

始终是中国诸艺术的主要特色,当代美学巨

擘宗白华也认为:“舞”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灵

魂。

归根结底,中西方的宇宙观、世界观的

不同,是中西音乐风格形成各异的根本原

因。

西洋人看世界,是采取科学的、数理性

的态度,是“物我对立”的。而中国人则全然

相左,如老、庄,认为宇宙是个虚灵的空间,

其间只有鼓动“万物”的“气”才是实在的。

因此,中国人的宇宙空间意识是人在“虚、

空”中,是宇宙的造化;人自在虚空中,“伏仰

自得”,尔我不分,浑化为一。

中国历史沿袭下来两种美学观点,即

“错采镂金”之美与“初发芙蓉”之美。汉以

前,艺术美还是“错采镂金”之美;时至魏晋

发生了一个变革,提出“初发芙蓉”与“错采

镂金”并列。至宋,美学观点转移为“初发芙

蓉”较之“错采镂金”更为美。这也是对中国

古代哲学的一个发展———既然一个“虚灵的

空间”充满了“鼓动万物之生气”,又何必再

“错采镂金”呢?还“宇宙”的本来面目吧。

所以艺术不再是装饰性的了,而加入了进步

的思想色彩了。也因此,建立在以重情韵基

础上的中国单音音乐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尽管在唐时有向复音音乐发展的萌

芽)。

“和谐”的概念,中西方也不尽相同。如

纯指对感观的刺激来说,中国人认为单音是

'中国民歌和外国民歌有什么区别

最和谐的(指乐音),八度叠置其次,然后是

四、五度叠置。这从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上也

能看到:胡琴的定弦一般是四、五度,特别值

得一提的是笙,它的传统发声指法决定了一

个“主音”和一、两个“辅音”同时发声,从而

形成一个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对于和弦西

洋人则认为,三度叠置才是最和谐的,至少

是半和谐的,而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反而是

不和谐的!其实,和谐应该是相对的。我

想,三度叠置的效果并不旨在追求其和谐,

而是旨在追求其丰满。

如果说,“形式”美是艺术中很重要的一

环,对于中国则不然了。固然,也需要和谐,

也需要科学,但一切都要服从于“韵味”,服

从于“情”。对西洋音乐来讲,“形式”美才是

主要的一环。“摹仿自然”与“形式美”本是

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中心。

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写作技法

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斯特劳

斯开始,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勋伯格

的“异化”,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

托克豪森,技法愈来愈精细,其装饰性因素

之多,正可说是前述之“错采镂金”。而中国

人更习惯于音乐的韵味,“情”和“韵”始终贯

穿于中国音乐的指导思想之中。因此,一切

技法(包括写作、演唱、演奏)都围绕着“情、

韵”二字进行。

是否可以提中国音乐只注重“空灵”,不

注重“充实”呢?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辨证

地看。中国音乐基于中国艺术意境中的空

间意识,所以它要“空灵”,重“情韵”。虽然

道儒两家“实、虚”分歧很大,但最终都表现

了“虚”是最“实”的,是“实”的升华。如此说

来,中国音乐是重虚不重实了?否!中国音

乐在其发展中,为不断臻于至美,一直在努

力克服其音响“不厚实”的缺憾;从民间乐器

的沿革看是这样,从民间戏曲演唱的发展道

路来看也是这样。唐代的宫廷音乐,其乐队

编制之庞大,恐怕今天的西洋人见到也要惊

叹不已。但这种“厚实”的音乐到了宋朝就

销声匿迹了。当然,在充实方面,西洋音乐

更注重科学,无论在管弦乐队的组合音响方

面,还是在声乐的发声共鸣方面,均较中国

音乐更容易表现。但是,中国音乐却另辟蹊

径,没有单在音响等方面下功夫,而是转向

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上面。中国的一

个小姑娘用二胡演奏了阿炳的《二泉映月》,

直令一位国际音乐大师当场拜伏的事例,就

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此说来,中国音乐

也不是不注重“充实”的。

中国音乐能否表现“壮美”的事物?的

确,从音响丰厚来说,西洋音乐更适合于表

现“壮美”的事物。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

曲,开始的一个F音是乐队全奏。凡听过此

曲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全奏的F音是何等

地震撼人心啊!假若用中国的传统乐队演

奏,其音响厚度远远达不到。可以说,中国

的传统乐队,无论从音域上,还是从音色的

融合性及音响的平衡上,均比不上西洋管弦

乐队,但“壮美只是人的心理感受,只要能引

起这种感受都可以说是壮美的”。比如说柴

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中

冲突一段,与中国古曲《十里埋伏》,同样表

现格斗时的刀光剑影,你能说谁表现得更激

烈些吗?同样,听完全曲后,你又能说出哪

个引起的心理感受更“壮美”些吗?

诚然,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中国的音乐

毕竟不符合这门艺术的原始含义。因此,止

于至美,还需继续“充实”,当然还是在继承

传统(注重情韵)的前提下去“充实”。

一个注重“情韵”,一个注重“和谐”,从

理论到实践自始至终走的就是两条路,这就

是中西音乐差别的根本所在。

责任编辑 潘小平

三皖讲堂

 

 

安徽文学

ANHUI WENXUE  三皖讲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