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薏仁怎么炒熟 一看就懂了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1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薏米一起吃

薏仁炒熟再吃对身体是更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尝试自己在家炒薏仁,其实炒薏仁的方法并不复杂,下面介绍薏仁怎么炒熟 一看就懂了。

薏仁怎么炒熟 一看就懂了

薏仁怎么炒熟

做法:

1、取无油无水干净的炒锅,倒入薏米,小火,不停翻炒。

2、直到米粒变成微微的焦**即可(炒薏米的过程会比较长,大概要40-50分钟,要有耐心)。

用法:

1、晚上临睡前取一小把炒好的薏米,放入保温杯中,倒入开水,盖紧保温杯的盖子,第二天一早就可以饮用了,喝完还可以再续水。

2、也可以将炒好的薏米带到办公室随时冲泡。

小诀窍

1.炒薏米要不停的炒动,否则下面会烧焦;

2.薏米一定要炒至发黄,至于是浅黄还是深黄,那就看你的口味来定了;

3.炒好的薏米用密封容器装好保存;

4.炒薏米水很适合现在的天气,可以一直喝到立冬。

薏米炒熟好还是不炒好

薏米炒熟好还是不炒好,短期来看,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炒熟的薏米和不炒的生薏米功效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你得对症处理:

1、生薏米的功效

生薏米味甘,性微寒,归肺脾经、大肠经,利水渗湿的功效最为显著,可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2、炒薏米的功效

炒薏米是取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药泡制方法里,还有一种是将药物与麦麸拌炒,即麸炒薏米。锅热后先撒入麦麸,用量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热到冒烟时,加入净薏米,炒至表面呈**鼓起时取出,筛去麦麸后放凉,略有香气。此香气根据中药炒制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药材固有的香气,或鼓起、爆裂时为度。炒黄能缓和药的过偏之性,同时散发的香气,还有理气解郁的作用。炒薏米会温和很多,对脾胃更好。

举个例子吧,有人容易拉肚子,薏米能治疗脾虚泄泻,经常煮薏米汤喝,却不见效果,那是因为用的是生薏米,生薏米性偏凉,而如果用炒过的薏米煮粥或取一匙泡茶喝,效果就不一样了,而且麸炒的比单纯炒薏米健脾作用更突出。

当然,从长远考虑,薏米炒熟是更推荐的。

薏米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薏米不能和菠菜一起吃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成分,而菠菜含有的离子会使维生素C氧化,从而大大降低了菠菜的营养价值,所以薏米不能和菠菜一起吃。

薏米不能和黄豆一起吃

薏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成分,而黄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的成分,它会抑制蛋白质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了薏米的营养价值,因此薏米不能和黄豆一起吃。

薏米不能和海带一起吃

薏米具有很好的去湿气功能,而海带吃多了会产生一定湿气,两者一起食用会降低各自的营养功效,另外薏米和海带一起吃容易引起静脉曲张以及淤血的症状。

薏米不能和强寒性食材一起吃

薏米属于凉性食材,具有一定的凉寒作用,同时不易消化,如果与其他强寒性食材一起吃食用,容易加重体内的寒气,易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出现。

薏仁能减肥

薏仁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利水消肿,排毒等功效,特别是经常容易早上出现水肿,或者到下午就觉得下肢容易肿的妹纸们特别适合吃薏仁。薏仁的丽水消肿效果可以说是特别明显的,而且薏仁的膳食纤维特别丰富,饱腹感很重,是减肥代餐的佳品。可以说说是美容护肤和减肥两不误的美容圣品了。

1、薏米生的和炒熟的有什么区别。

2、薏米是炒熟的好还是生的好。

3、薏米炒熟和生薏米的功效有什么不同?。

4、生薏米和炒熟的薏米功效一样吗。

1.生薏米清热祛湿作用比熟薏米强,熟薏米健脾作用比生薏米强。

2.生薏米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3.熟薏米用于:健脾益胃,利肠胃,治脾虚泄泻,总结: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4.薏米可用作粮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汤均可。

5.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由于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可经常服用,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