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如何挑选相机?

桃子1年前 (2023-12-13)阅读数 1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佳能索尼

临近双十一,该如何挑选相机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小编就为大家排忧解惑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微单相机应该怎么选?

索尼,是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总部设于日本东京都港区港南。

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公司之一。其旗下品牌有Xperia,Walkman,Sony music,哥伦比亚**公司,PlayStation等

如今单电相机如果要按照传感器尺寸来区分的话,选择全画幅的单电相机,目前只有索尼可以选择,没有其他牌子了。需要选购全画幅微单的朋友,就可以在索尼的8款相机中选购,从低端入门的a7至旗舰产品的a9,价格由6千至3万元不等,功能定位差异也很明显,小编就不详细赘述了。

APS-C画幅相机,这是各家厂商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走量赚钱的市场。索尼作为微单相机的开山鼻祖,早已排兵布局,有许多产品线可供选择,高中低三个档次区分也很清晰。但这两年来,似乎全画幅微单的热销后,对入门APS-C产品就缺乏了更新。近两年来仅仅推出了A6300和A6500两款新相机,定价分别是5600和9300,针对的是视频拍摄者、Vlog博主,2.4倍超采4K视频内录和S-Log3色彩管理。但除此以外,其余在售的产品都是与时代脱节的老产品,分别是A5000、a5100、a6000,目前价格在3千至4千之间。

在佳能的微型可换镜头相机里,虽然起步很晚,但自从佳能推出了自家的全像素双核CMOS AF对焦技术,可以说是佳能的翻盘黑科技。它使传感器的对焦速度,有了跨越性的提升。日本单电相机当中也是佳能销量最高。随着佳能的M系列全面换代更新,从最低入门的佳能M100至最新的佳能M6和M5,全部添加了全像素双核对焦,使用体验加分不少,并且今年佳能邀请了极具人气的偶像鹿晗作为M系列的代言人,双管齐下,销量急剧上升。

相对老的机型,无论性能还是画质,都比新款相机要差一些,而在IT产品这些讯息万变的产品里面,3年前的中低端相机,技术远远很难和市场上今年推出但同价格相近的产品进行PK,以目前微单相机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佳能为例,目前市场上最热销的就要选佳能M6和索尼的A6000。

首先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两台相机的机身外观和做工材质。首先我们看机身外观设计,两台相机在重量和体积上差异并不大,但是由于两台单反设计理念和功能定位上都有一定差别,因此机身差异较大。

如何挑选相机?

从机身来看,佳能M3在体积上稍小于索尼A6000。但是,由于都是APS-C画幅微单,而且定位均为入门级,因此两天相机才材质上都选择了工程塑料,但在实际手感上,佳能的表面涂层更加冷酷一些,握持手感更好,而索尼A6000则塑料感较重。

在机身设计上,索尼手柄更厚一些,但是由于手柄连接部位为直角,因此握持手感反倒不如佳能M3的手柄更加舒适。机身波轮方面,两台相机均为双波轮,后波轮设计理念基本一致,但是索尼前拨轮位于拇指处,佳能位于快门地方,整体操作舒适度和便携性,佳能都有优势。不得不说,索尼微单虽然这些年名声大噪,但是在机身工程设计上,距离佳能这种传统大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在来看一下更多细节方面的设计区别,两台相机都采用了翻转屏幕,但是由于索尼拥有EVF,因此翻转屏仅能呈90度,佳能则可以完全180度反转,方便自拍。屏幕方面,佳能具有触控功能,而索尼相机目前尚没有这方面功能。

总体来说,在机身对比上,两台机器虽然定位相似,但设计理念有所不同,导致整体上手感觉差异较大。就实际拍摄体验来说,佳能的机身感受要好于索尼。对于索尼/佳能哪一个微单更好的问题,小编觉得全画幅微单、4K视频拍摄,只能选择索尼,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只有不断跟随时代潮流,加紧创新的步伐,才会在市场中站好脚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