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和三国演义的区别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答案很简单,一个是正史,一个是小说 本来这么简单的事情无需劳师动众发帖来解释,不过我更想说的是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 大家看其他小说,根本就不把它当成真实,知道那是虚构的,但为什么天下的人都觉得三国演义说的都是 历史事件呢?大家谈起来,好像孔明借东风,木牛流马等都是真人真事,说得眉飞色舞。关键是我觉得三 国演义写得太传神了,而且跟着正史去走,所以能达到这种以假乱真的境界。过去三国志由于太深奥,所 以只流传于上流社会高级知识分子之中,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现在蛊惑仔恐怕拜的不是关公,而是其他神 佛了。更难得的是,里面蕴含着很多的谋略,例如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反间计等等。当年清兵入关 靠的就是一本三国演义,毛主席在战争年代,随身带着的也是三国演义,可见其参考价值之高!现在日本 人研究中国,也是从三国演义着手。大家很多都玩过光荣的三国志吧,对三国的把握我觉得比很多中国人 都准确,实在让人汗颜~~~ 不过演义终究是演义,不是正史,我们也不要太迷信了。那么三国志里面的东西应该是真的吧,我可以 告诉大家,也不全是。大家千万不要太迷信史书上面写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由人根据资料写出来的 其准确性不可能达到100%,如果史书都是完全正确,那还要历史学家干什么?历史学家就是从资料 中分析历史记载的正确性,纠正历史和研究历史。例如太史公司马迁对秦始王不满,就把他母亲写成 一个风骚的妓女,一点都不客观。现在电视上面也是按照这些描述演的,大家看这也不觉得什么,因为 秦始王他母亲风不风骚已经无关痛痒了,呵呵 现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知道都有没有看过雷锋日记,我感觉并不像真的,反而写作风格很像 当时的作家的风格,说的东西也很难让人尽信,什么看病回来去工地帮忙,回来一下别人就敲锣打鼓 前来感谢,工地完工了?还有很多很多,不过也是无所谓了,毕竟大家相信这些事情还是很有好处的 就如大家喜欢说关羽刮骨疗毒,诸葛亮七擒七纵一样,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回事,管他那么多干啥~~ 陈寿《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很多不同只处~~~演义版本毕竟是小说,加了不少个人修改,大家,应该知道《三国志》是我们中国真正的三国时代的故事,不过陈寿《三国志》的文言文看了也够呛~~以下说点我所发现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几点冲突,挺有意思的。。。 关于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与正史完全不同的比较重要的30个虚构事迹,对三国演义的补充: 1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4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5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7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非诸葛亮。 9 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此处为裴松之引野史之注解,非《三国志》之原文也;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正史 上只记载了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 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12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 13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16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8 .诸葛亮用兵如神: 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 19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 20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疑问,..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1 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22 .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23 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24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5.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26 张郃: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 27 .八阵图退陆逊: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 28 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的军队,《三国演义》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29 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荀攸的计谋所为。趁文丑部下抢曹军丢下的东西时曹操突击 30 .貂蝉:完全虚构,不过董卓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