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菊 杭白菊 黄菊的功效区别
胎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草备要》记载:"菊花味兼甘苦,性察平和,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益肺肾二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诸风头眩,明目祛风,搜肝气,益血润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舒血管、降血脂、抗肿瘤、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菊花的药理特性菊花的主要的成分是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以及其他微量兀素等,常常被用作重要用于治疗某些患者的疾病,其主要的作用包括疏风清热和平肝明目。
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该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
⑵菊花入药的主要有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常用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菊花的功效为: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临床上主要应用于:
(1)外感风热,发热、恶寒(轻)、头痛、咽痛等症,常与桑叶、连翘、薄荷同用。
(2)疮疡肿毒,特别是疔毒。野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对于热毒疮疡,
红肿热痛之症,内服外用均可,多与地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应用。
(3)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等症,每多配伍珍珠母、夏枯草、钩藤等
药同用。
(4)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菊花治疗目赤肿痛,无论是肝火或是外感风热引起者,均可
应用,因其能清肝火,又可散风热。若因肝肾不足引起的目暗不明、昏花等,亦可应用
本品,多配伍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等同用。
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是菊花的不同品种。 它们的作用基本相同,仅有所偏重而已。
其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
菊花: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黄菊花:味苦、甘,泄热力较强,功偏疏散风热。风热表证尤多用之。
白菊花:味甘、苦,泄热力稍弱,功善平肝明目。肝肾阴虚之目暗、耳鸣尤多用之。
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力强。疔疮肿毒、乳痈等证每多用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