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是什么?
子网络访问协议 \r\n (SNAP: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 \r\n 子网络访问协议(SNAP)规范了在 IEEE802 网络上传输 IP 数据报的标准方法。换句话说,IP 数据报可以封装在 802.2 LLC,SNAP 数据链路层和802.3、802.4或802.5网络物理层中,然后在 IEEE802 网络上发送。\r\n SNAP 包含于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 802.2)协议头中,主要用来在 IEEE 802 网络上封装 IP 数据包、地址解析协议(ARP)的请求和答复。SNAP 协议头位于 LLC 协议头后并且包含了组织代码,该组织代码表示接下来16位的以太类(EtherType)代码。通常情况下,人们采用802.2类型1实现所有通信过程。但同样位于 IEEE 802 网络的系统(Consenting systems)的两信点 在经过检验后都支持可以使用802.2类型2,该过程可以通过 802.2 XID 机制实现。但目前仍然推荐使用类型1方案而且所有实施必须支持该服务类型。\r\n 通过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动态发现过程,可以将32位 Internet 地址映射为 16 位或 48 位 IEEE 802 地址。IEEE 802 网络具有 16 位或 48 位物理地址。SNAP 中可以使用任意一种。
snap的中文意思:断裂。
根据断裂前发生的塑性变形的大小,可把材料的断裂分为脆性断裂和延性断裂两大类。随材料和条件的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断裂、高温下的蠕变断裂以及环境作用下的应力腐蚀断裂,均可表现为脆性断裂和延性断裂。
脆性断裂:没有或仅伴随着微量塑性变形的断裂。玻璃的断裂不发生任何塑形变形,是典型的脆性断裂;而金属的断裂总伴随着塑性变形,故金属的脆性断裂只是相对而言。根据裂纹扩展的路径,脆性断裂又可以分为解理断裂和晶间断裂。
解理断裂:一种典型的穿晶脆性断裂。一定晶系的金属一般都有一组在正应力作用下容易开裂的晶面,称为解理面。一个晶体如果沿着解理面发生开裂,则称为解理断裂。
晶间断裂:断裂路径沿着不同位向的晶粒间界出现的断裂。晶间断裂可以脆性的也可以是延性的,分别称为晶间脆性断裂和晶间延性断裂。
伴随有较大塑性变形的断裂。典型的延性断裂是穿晶的,通常有剪切断裂和法向(或正向)断裂两种。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沿着拉伸轴约45°的面滑开的断裂称剪切断裂。
在恒定或不断增加的载荷条件下,固体材料发生断裂的机制概括有四种:
1、解理断裂机制:拉伸应力使原子间发生断裂。
2、塑形孔洞长大断裂机制:孔洞长大和粗化,或通过塑性流动发生完全颈缩。
3、蠕变断裂机制:通过原子或空隙沿应力方向扩散使空穴长大、粗化。
4、应力腐蚀开裂机制:应变速率参与的发生在裂纹尖端局部的化学侵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