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和珅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
对乾隆这位一代英主为什么会特别宠幸贪佞的和珅,历来有很多说法,一说乾隆和和珅间有暧昧的同性恋关系,和珅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非常俊美,传说君臣两人常在御书房里同榻而眠;最少御史钱沣就曾经公开指责和珅办公的地点太过接近皇帝的住所。而对此一暧昧关系则又有更匪夷所思、更“深奥”的说法: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当太子时,一次进宫,看到父皇雍正的一个美丽妃子正对镜梳妆,一时兴起,从后面用双手捂住了那个妃子的眼睛,妃子拿起梳子往后便打,正好打到乾隆的额头。乾隆的母后见了,认为是那个妃子调戏太子,于是赐帛自尽。乾隆觉得对不起那个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颈上点了一下,悲痛说:“我害尔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
后来,和珅入宫侍驾,乾隆看和珅长得像那个冤死的妃子,验其项颈,见颈上有一红色胎记,而和珅的年龄也与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合,于是认为和珅就是那冤死的妃子“转世”而来,为了偿还当年的“孽债”,乾隆遂对和珅关爱有加,和珅因而平步青云,权倾朝野;而乾隆则处处袒护他,让他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直到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去抄和珅的家,以白绫赐死。
这样的解释虽然光怪陆离,但却为一般百姓津津乐道,因为它对英明的乾隆为什么会宠幸贪佞的和珅提出了令人“满意”、让人“豁然开朗”的解说──原来不是乾隆皇帝昏庸、胡涂,而是来自“前世的孽缘”,也就是所谓的“前世因果”。
“前世因果”其实是过去一个重要的“诠释系统”,虽然证据薄弱、甚至没有任何证据,但却可以为很多令人纳闷、难以理解的事情提供令人“豁然开朗”的解释,满足人们想要知道“为什么”的心理需求,所以一直普受欢迎。这种例子很多,譬如北宋大文豪苏轼为什么自号“东坡居士”?为什么对佛教与禅学情有独锺?为什么会和佛印成为密友?又为什么会特别喜欢杭州?答案都是“因为”他“前世是个和尚”。
关于苏东坡“前世是位和尚”的说法还有好几个版本:一个版本说苏东坡的母亲临盆前梦见一个瞎了一只眼的和尚前来投宿,惊醒后即生下苏东坡。当苏东坡长到八、九岁时,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和尚,在陕右一代走动。后来与云庵禅师谈及此事,云庵惊呼说:“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五戒过世已五十年,而苏东坡当时是四十九岁,因此大家认为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
另一个版本也认为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不过重点不同:五戒并非功德圆满而坐化,原来他还有一师兄叫明悟,五戒因一念之差,同女子红莲有苟且之事,犯了奸*之戒,被明悟和尚识破,五戒羞愧难当,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预见五戒下一世可能毁佛谤僧,于是他也跟这坐化,投胎而去。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则转世佛印和尚,不仅成为苏东坡的好友,而且一再劝化点悟他,让苏东坡潜心向佛。
第三个版本说:苏东坡在被贬到杭州时,即有宾至如归之感,有一天和友人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院游览,他一进门,便觉得所见景物十分熟悉,他告诉参寥:“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结果证明他所言不误,他还可以把寺院后面的建筑、庭院、树木、山石作栩栩如生的描述,他说:“(因为)我前世是这里的僧人,今天寺中的和尚都是我的法属。”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寿星院盘桓小憩。
苏东坡本人似乎也相信自己前世是位和尚,他在文章诗词里曾多次提及,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当然,“相信”并不代表就“真有其事”。也许,我们无须太在意这些“前世因果”的真假,不妨把它当作“生命的美丽传奇”。但问题是“前世因果”不只用来解释生命“情调”而已,它还用来解释很多具体的事项。譬如苏东坡的好友黄庭坚,一直为狐臭所苦,药石罔效,在他被贬到涪陵后不久,他梦见一名女子来对他说:“我生前勤诵法华经,希望来生能身为男子,拥有大智慧,而且能成为当代名人。我就是大学士您的前身,但您知道您为什么会罹患狐臭吗?那是因为我死后安身的棺木腐朽,被蚂蚁在两边腋下筑窝,所以才让您受此疾苦。您现在住处的后山有一座坟墓,如果您能挖墓开棺,为我除去腋下的蚂蚁窝,您的狐臭就能不药而愈。”黄庭坚醒来后,到后山去寻找,果然找到一座无主的坟墓,他于是照女子梦中所言,挖墓开棺,除去尸体腋下的蚂蚁窝,并且为她换了一副新棺,妥善安葬。不久,他的狐臭果然就不药而愈。
这个故事为黄庭坚“为什么”会罹患狐臭提出了“前世因果”的解释。但我想现在大部分的人都会对这种“诠释”一笑置之,甚至认为荒谬绝伦。为什么呢?因为现代医学已经对狐臭的成因提出了明确的解释,而且还提供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狐臭的“前世因果论”不再被“需要”,所以就变得不合理、荒谬、不再被相信而被淘汰了。如果你还言之凿凿地说某人的狐臭是因为他前身尸骨腋下长蚂蚁窝,那可能就要被认为是“疯子”或“愚不可及”了。
那为什么还有人津津乐道乾隆和和珅的“那一段孽缘”还有苏东坡“前世是位和尚”这类说法呢?因为有人不愿意承认乾隆“胡涂”,有人想让苏东坡多些“传奇”,这是“需要”的问题,而非“真假对错”的问题。而言之凿凿却不会被认为是“疯子”或“愚不可及”,主要是因为它们还有不小的“市场”。
真实和珅和王刚老师演的和珅有什么区别?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清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袭世职。乾隆时任军机大臣,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其略有文采,相貌英俊,善于察颜观色,乾隆对其极为宠任。其执政20余年,植党营私,招权纳贿。嘉庆即位后,俟乾隆卒后,列二十款罪将其押入大牢,责令自杀,并抄没家产。
一天午后,乾隆到圆明园散步,起初的天气阴沉,吹过阵阵凉风,谁知不一会儿,云开见日,白花花的阳光照在身上,司盖的太监忘了携御盖,被乾隆当场大加申斥,忽然随从中有人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便回头问:“谁在说话?”那人忙跪倒磕头。乾隆见他唇红齿白,是一个美貌的少年,不觉心里一动,心想:这人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朕和他从前是十分亲热的,怎么一时想不起来了?这么一想气便消了小半,随即问:“你是——?”那人说:“奴才名和珅,现充当銮仪卫差役,恭奉御舆。”“多大年纪?”和珅说:“二十四岁。”这时乾隆忽然想起来了,原来这和珅的面貌,和已死的马佳妃一模一样,丝毫不差。马佳妃死后到现在,恰恰二十四年。乾隆想起以前与马佳氏一番柔情蜜意的情形,不觉心中一酸,自己在椅子上跌坐下,唤和珅近身来,又让他把衣领解开来,见他颈子上果然有一点鲜红的痣。乾隆帝忍不住把和珅抱在怀里,掉下眼泪来,说到:“爱妃你怎么投了一个男身呢?”和珅呆呆地说不出一句话。乾隆忽然觉出自己的失态,连忙定了心神说:“这御舆的差使,未免委屈,充你别的差使,可好么?”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和珅连忙磕了九声响头,朗声说:“奴才谢主龙恩!”乾隆便令他跟住身后,和珅有问必答,句句称旨,引得龙心大悦,回到宫中,竟命他做了内务大臣。
和珅骤得宠幸,便打起精神伺候皇帝的颜色,乾隆想着什么,不待圣旨下颁,他已暗中领会,十成中猜中八九成,因此愈加宠任,后来乾隆竟日夜少他不得,有时在御书房里同榻而眠。
乾隆素爱冶游,一天与和珅说起江南的风景,乾隆叹息说:“朕想去游幸一次,只虑南北迢遥,要劳动宫民,花费许多金钱,所以未决。”和珅道:“圣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并没有多少怨咨,反都称颂圣祖功德。古来圣君,莫如尧舜。《尚书·舜典》上也说五载一巡狩,可见巡幸是古今盛典,先圣后圣,道本同揆,难道当今万岁,反行不得么?况且国库充盈,海内殷富,就使费了些金银,亦属何妨。”乾隆生平最喜仿效圣祖,又最喜学尧舜,听了和珅的一番言语,正中下怀,便高兴地说:“你真是朕的知己!”遂降旨预备南巡。和珅督造龙舟,建得穷工奇巧,备极奢华,把康、雍两朝省下的库储,任情挥霍,好像用水一般,而和珅自己则从中得了数十万好处,乾隆还奖他办事干练,升他做了侍郎。御驾所经,督抚以下,尽行跪接,一切供奉,统由和珅监视。和珅说好,乾隆定也说好,和珅说不好,乾隆定也说不好。督抚大员,都乞和珅代为周旋,因此私下馈赠的金银珠宝以千万计。不到几年,和珅家里居然宅第连云,家财千万,奴婢成群,美人满室。
四方进贡来的宝物,乾隆吩咐和珅自己挑选,把十成里的三四成都赏给他。其实那进贡的东西先要经过和珅的手,他早已拣好的东西拿到自己家里去藏起来,却把拣剩的送给乾隆。有一天皇子七阿哥一不小心,打碎了陈设在宫中的一只碧玉盘。那玉盘直径有一尺宽,颜色翠绿,是乾隆最心爱的珍物,七阿哥吓的守着破碎的玉盘哭个不停。恰巧和珅从院子里走来,七阿哥知道这件事只有和珅能帮忙,忙给和珅磕头。和珅起初不肯管闲事,后来看七阿哥真急了,情愿给他十万银子,和珅才答应。到了第二天,和珅便在自家中拿了一只碧玉盘,悄悄去安放在长春宫里。和珅的碧玉盘比乾隆的要大一倍。原来碧玉盘是进贡来的,和珅把大的留在家里自己用了。
无论皇亲国戚,功臣文士,没有一个比得上和珅的尊宠。乾隆把和孝公主嫁他儿子丰绅殷德。和孝公主未嫁时候最为乾隆爱惜,她幼时女扮男装,常随乾隆微行,和孝公主见了和珅,叫他丈人,和珅格外趋奉。公主要什么,和珅便献什么。一日,同行市中,见衣铺中挂着红氅衣一件,和孝公主说了一声好,和珅便向铺中买来,双手捧与公主。乾隆微笑对着公主说:“你又要丈人破费。”这件故事,都人传为趣谈。从此和珅肆行无忌,内外官僚,多是和珅党羽,把揽政柄三十年,家内的私蓄,乾隆帝还不及他。他的美妾娈童,艳婢俊仆,不计其数。还有一班走狗,仗着和威势,在京城里面,横冲直撞,很是厉害。御史曹锡宝见他的家奴,借势招摇,家资丰厚,劾奏一本;乾隆令朝臣查勘,朝臣并不细查,只说曹锡宝风闻无据,反加他妄言的罪名。一个家奴都参不倒,何况和珅呢?乾隆五十五年,内阁学士尹壮图弹劾各省大员私挪库存银两,导致库存银两不足。乾隆大怒,派尹壮图到地方核查,和珅建议派户部侍郎庆成同往,郎庆成名义上是协同访查,实际上处处掣肘,每到一地,负责拖住尹壮图,让那些官员赶紧借钱填补亏空,结果尹壮图毫无所获,反而因为诬赖大臣丢了官。
乾隆四十一年,和珅授户部侍郎,不久升迁为军机大臣,居此要职二十四年,还兼任步兵统领、户兵吏等部尚书、理藩院尚书等,宠信冠于朝列。乾隆五十一年,和珅晋大学士。又历任四库全书馆、国史馆总裁。累封至一等公。乾隆甚至不顾他名份的低微,送给和珅小小的崇文门税务监督这一肥缺,可见宠信的程度。乾隆后期,他权势最大,又受贿无厌。政令传宣多由其手书口传,内外大臣恃为奥援;令各省奏折皆用副折送其先阅,各地进京贡品也多入其家。他广收贿赂,致府库空虚,吏治败坏。
乾隆六十年,乾隆禅位于嘉庆帝,自己称太上皇。乾隆在位时间与其祖父康熙一样长,他之所以禅位,因为不愿对祖父不恭,同时也可以有余暇享受后宫里的艳福。诸王大臣,倒也没什么惊疑。只有和珅心中忐忑,他想嗣王登位,未免失去尊宠,急忙启奏说:“内禅的大礼,前史上虽常闻,然而也没有多少荣誉。惟尧传舜,舜传禹,总算是旷古盛典。但帝尧传位,已做了七十三载的皇帝;帝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又三十余载,始行受禅。当时尧舜的年纪,都已到一百岁左右,皇上精神矍铄,将来比尧舜还要长寿,再在位一二十年,传与太子,亦不算迟,况四海以内,仰皇上若父母,皇上多在位一天,百姓也多感戴一天,奴才等近沐恩慈,尤愿皇上永远庇护;犬马尚知恋主,难道奴才不如犬马么?”这番话说得面面周圆。从前和珅怎么说,乾隆便怎么做,偏这次没有采纳。和珅暗中又运动和硕礼亲王永恩等,联名请乾隆暂缓归政。乾隆仍把对天发誓的大意申说一番,并拟定明年为嘉庆元年。
嘉庆元年元旦,举行归政典礼。和珅知事无可挽回,忙到嘉庆处贺喜,说了无数恭维的话。而嘉庆一向对和珅没好感,只是淡淡对答数语。和珅随即辞退,平生第一次拍错了马屁。幸亏乾隆虽已归政,仍是大权在手,乾隆活一日,和珅也活一日,因此和珅早夜祝祷,但愿乾隆永远活着。
嘉庆即位后,大权仍在乾隆手里,和珅专权更甚,嘉庆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的老师朱由两广总督升任大学士,嘉庆写诗祝贺,没想到和向太上皇告一状,说嘉庆帝在向下属“市恩”,结果朱降为安徽巡抚,嘉庆也因此得罪了太上皇。嘉庆帝隐忍不发,表面上显得更重视和珅。人算不如天算,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一病而亡。不出所料,乾隆刚死,嘉庆便令侍卫锁拿大学士公和珅下狱。
自太上皇崩后,和珅一直栗栗危惧,不过想不到如此快。这天他正与姬妾们谈论后事,忽然十数个内廷侍卫直入府中,大声喝道:“有圣旨来,请相爷接读!”和珅硬着头皮出来接旨。宣诏官朗诵上谕道:“和珅欺罔擅专,情罪重大,着即革职,锁交刑部严讯!”和珅魂灵早飞入九霄,侍卫铁面无情,将他牵曳而去,并封锁了前后门查抄和珅家。
原来嘉庆帝素恨和珅,因太上皇健在日不敢如何,朝臣也不敢参奏。到太上皇已崩,御史广兴、给事中广泰、王念孙等,窥破嘉庆帝意旨,一个说和珅偷改朱谕,一个说和珅擅取宫女,一个说和珅私藏禁物,一个说和珅漏泄机密,此外如遇事把持,贪赃不法,勾结党羽,残害贤良等款,不计其数。计和珅有大逆之罪十,有可死之罪十六,真是一字一刀。嘉庆立即将和珅治罪。刑部严讯二十款大罪中,和珅虽赖了一半,有一半寻出证据,无可抵赖,只得招认。当下就着钦差查抄,和珅屋子很大,家产又多,直查了五日五夜,才一一查点清楚,回宫复旨。钦差到和珅宅内,便将前堂后厅,内室寝房,统行查阅。但见和珅的房屋,统用檀木造成,华丽仿佛圆明园,陈列的古玩奇珍,却比大内还多一二倍,顿时由侍卫带同番役,一一抄出。
《庸庵笔记》记载和珅家产清单统共一百零九号,其中第二十六号,当时估起价来,已值银二亿六千多万两。另外八十三号,还未曾估价。丁国均《荷香馆琐言》云“就有数可稽者”共一百亿两,这个天文数已是庚子赔款和利息总数的十倍。自古以来,无论王恺、石崇,均不及和珅的十分之一,就是中外的皇帝,也没有这种大家业。当时有传言“侯门深似海,和府财如山”。嘉庆帝见了查抄的数目,也不觉暗暗惊异,下旨赐和珅自尽。和珅弟和琳,追革公爵,只有额驸丰绅殷德,因顾着十公主脸面,曲加体恤,免他罪名,叫他在家安住,不许出外滋事。和珅次子丰绅殷绵等,概革去封爵,回本旗当闲散差。和珅贪刻一生,徒归一场泡影。
据《清史稿》记载,和珅出身于一个没落的旗人之家,父母也早亡,没有依靠,所以很多事情自己精打细算,百思而后行。在际遇巧合的情况下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他的官职不少,但是他却不是科举考试出身的,所以被有些官员看不起。论学问和珅吃亏,所以他更加要把他的不足弥补在他的性格上,譬如他对别人都是笑面迎人,对上下都不带架子,再加上他是个理财的能手,所以得到重用。至于他被人诟病之处,主要就是表现在他的贪污和弄权。如果和珅没有一丝才干,只凭逢迎拍马,就能平步青云,大获乾隆宠信,那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当时只有和珅能解决当时乾隆所面对的最大的财务危机。大英帝国第一次派使和大清朝接触,就闹出大使马戛尔尼不愿行跪拜礼的风波,结果还是和珅处理得法,不亢不卑,既维护了尊严又免于了战争。
虽有“和珅倒,嘉庆饱”的说法,可是嘉庆一朝财务仍是捉襟见肘。只会讲大道理、以死相谏的,那叫忠臣;有能力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才称得上能臣。当时英国的中国通马戛尔尼曾向大英帝国描述说:和珅是中国当时最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大臣。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流行也与和珅有关。他非常喜欢这部书并把它推荐给乾隆,使之得以印行,同时也是他找人删改了《红楼梦》中不和时宜的文字并请人续写了后四十回。
对一个皇帝来说,大臣是否忠心不在于是否贪污,皇帝最怕的是王莽那种卖直求名的所谓“忠臣”。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忠臣大多没有好下场的原因,大概人一旦钻进钱眼里,便没有了政治上的野心。秦朝的王翦倾秦国之兵六十万攻楚,“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恳,前请美田宅园池甚珅。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又恳请善田者五辈。他的军师颇为不解:‘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珅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其实和珅与王翦一样是个聪明人,他身居高位,惟有贪污才可打消乾隆的疑心,才可以自保。不过物极必反,他贪污得也太多了,到了嘉庆手里,即使没有罪,凭家里那么多钱就足以获罪。《清史稿》有这样一段话:“诸劾和珅者比于操、莽。直隶布政使吴熊光旧直军机,上因其入觐,问曰:“人言和珅有异志,有诸?”熊光曰:“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上曰:“然则治之得无太急?”熊光曰:“不速治其罪,无识之徒观望夤缘,别滋事端。发之速,是义之尽;收之速,是仁之至。”连嘉庆都明白大臣所弹劾和珅为“曹操”“王莽”纯系编织罪名。可见嘉庆杀和珅除了一个“钱”字之外,就是和珅比他得到了先皇更多的宠信罢了。
经过现代媒体的演绎,我们所知道的和珅是个没有风采的胖子。其实和珅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通满、汉、藏、维吾尔四种语言。也因为长得漂亮,所以有人怀疑乾隆与和珅有同性恋关系。不过多见于野史,因为历史上皇帝多有男宠,乾隆与和珅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不好妄下结论。
另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和珅与纪晓岚的故事。乾隆三十六年,开四库全书馆,把古今已刊未刊的书籍,统行编校,汇刻一部,命河间才子纪昀做总编修。纪晓岚阅历广博,性情诙谐,文字雍容淡雅。野史还说喜欢用大烟袋锅子。他是风流才子,八十岁还“好色不衰”。其中有个故事:纪晓岚因他身子肥硕,生平最怕暑热。一天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他便光着膊圈了辫看书。恰巧乾隆进来,他不及披衣,忙钻入书案下藏起来,不料已被乾隆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乾隆便踱到纪晓岚座旁,静悄悄地坐着。纪晓岚伏了许久,汗流浃背,不免焦躁起来,听馆中人寂静无声,以为乾隆已走,就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走了么?”语方脱口,转眼看见座旁正坐着乾隆。纪晓岚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道理可生,无道理即死。”众人都为纪晓岚捏一把汗。谁知纪晓岚却不慌不忙,从容奏说:“老头子三字,是京中人对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乾隆听到后哈哈大笑,直夸纪晓岚机敏。
纪晓岚诙谐有余,但治世不足,仅是个文人,而且与和珅官位相差太远,不可能有与和珅对着干的机会。纪晓岚的一生只是与文学为伴,在大政方针与国计民生方面没有参与。乾隆亲口说过“纪昀本系无用腐儒”。所谓纪晓岚智斗和珅多来自野史,《清朝野史大观》卷六《清人逸事》中记纪晓岚为和珅书亭额“竹苞”两字,乾隆笑谕和珅说是讥“汝家个个草包”,和珅十分恼怒。但《清稗类钞·讥讽类》中《个个草包》条即说此事是某名士题某总兵堂匾的事。可见这是出于好事者的附会。令人惊异的是舒坤《批本<随园诗话>》“补遗”记载了纪晓岚为和效劳的情形:“晓岚父曾官太守。少年纨绔,无恶不作,尝考四等,为乃父所逐出。中年狡猾,为和珅文字走狗。所著《阅微草堂》诸种,大抵忏悔平生,惧有报应。”《清人逸事》也有纪晓岚为和珅文字走狗的类似记载。舒坤说纪晓岚“心地不纯”,“假道学”,“真小人”等等。谢芗泉《易·否·彖》评价纪晓岚:“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另外满人昭珅亲王的《啸亭杂录》和《啸亭续录》也是了解和珅年间和嘉庆初年的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厉害的老演员能够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一想到这个人就像看到真人一样。有很多演员塑造了经典角色,提起孝庄太后相信大家脑海中会浮现斯琴高娃老师,提起康熙皇帝相信很多的会想起陈道明老师。不过有一个人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提起有名的和珅,大家一定会想起王刚老师,不过真实的和珅可不是这个样子。
和珅想必大家都知道乾隆年间出名的大贪官,除了这些受影视剧的影响,大家觉得和珅和纪晓岚之间也算是欢喜小冤家。可能很多人觉得和珅最后下场凄惨,不过是自己咎由自取,可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和珅身上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
和珅的出身比较凄苦,虽然他也出身官宦世家,可父母早早离世,和珅也算早年经历过困苦生活。不过和珅并没有因此觉得萎靡,相反他一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事实上和珅也确实做到了,他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可他忘记学会另一件很重要的事,实现目标以后要怎么做。最后被成功冲昏头脑,和珅一步步让自己走向毁灭。
乾隆年间和珅可谓风头强盛,不过到了嘉庆帝,和珅一下就被处置。从和珅家中抄出的家产,数额巨大,连嘉庆皇帝都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真实的和珅长相俊美,称得上美男子。不仅如此,事实上和珅的才华也特出众,乾隆帝之所以对他欣赏有加离不开这两方面原因。
很多看过和珅画像的人,感觉自己被王刚老师骗了。不过这也说明王刚老师的演技真的很厉害,这也算是一种缘分。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和珅应该就是王刚老师这样,大家觉得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