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办和民办有什么区别
学校公办和民办区别如下:
1.办学的直接目的不一样
虽然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都是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两者办学的直接目的不一样,民办院校的办学主体是企业,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这就决定了民办院校在办学时会更加讲究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力度跟公办院校无法相比,他们在考虑这些硬件、软件环境建设时,更多的是考虑有没有直接受益,能不能获得投入产出比。而公办院校则不一样,毕竟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政策规定要求他们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切为了学生,而不会过于去追求经济效益。
2.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一样
一所大学最重要的除了有大楼,就是还要有一批大师,做好学校的任何工作,基础在教师,主体是教师,关键还要靠教师,可以说教师是决定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整体上来看,民办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比公办院校的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绝大多数民办院校教师都没有正式事业编制,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更加使得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与公办院校差距拉大。今年上半年因为新冠大多数民办院校没复学,有的民办院校教师出现了“被裁员”网上维权的事例。
3.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在欧美发达国家,他们的高水平大学大多数都是民办高校,而在我国民办高校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可。因此,极少数的高考高分考生会选择民办院校,只有高考分数达不到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录取线的考生才会选择民办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从“高个子”里面“找高个子”很容易,但是从“矮个子”里面“拔高子”却很难,这也是为什么高中学校纷纷设立“实验班”“重点班”“尖子班”的原因。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大学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学生生源质量的差距使得民办院校整体学风、校风不如公办院校。
4.社会认可程度不一样
现在社会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专科多如毛,本科遍地走”,反映了现在大学生数量众多。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的核心城市里,研究生都属于大众人群了。在这一趋势下,社会上尤其是用人单位便把大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甚至搞出所谓的“鄙视链”,在大多数眼里“双一流”毕业生和高水平“海归”属于最高层级,民办院校毕业生属于底段,只比专科稍微强一点。在社会没有充分认可的情况下,民办院校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因为培养的人才终究还是要走上社会,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需求,那持续办学就存在隐患。
公办民办的区别如下:
一、办学主体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民办学校是由民间资本为主体办学的,其法人代表为最大股份持有者;公办学校由国家出资办学,其法人为代表国家机关来管理学校资产者。公办高校实行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实际上成为学校一把手。而民办学校是由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际领导权力在大股东的手中。
二、师资体制不同:公办学校由于是国家单位的下属机构,所以其在编工作人员均拥有国家的事业单位编制,这也就造成公办院校的师资队伍比较稳定。民办学校由于大量的教师都是聘任制,很容易出现师资队伍断层情况比较明显,流动性非常大,并不稳定。
三、资金来源的不同:公办的学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承办的,学费一般较低,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支付一定的资金来辅助学校办学。而民办的学校由私人承办,学费一般比较贵,民办学校主要靠自筹,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即使辅助学校办学发放的资金也非常少。
四、办学条件不同:总体上看,民办学校校舍等硬件建设常常会拥有比同类公办学校更好的条件,但各种实验设施、实验室的建设则是严格的落后和不足。而公办学校由于建校时间长,历史底蕴的沉淀,在这方面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