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快乐与幸福的区别是什么?

梵高1年前 (2023-12-14)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的人幸福

《幸福与快乐》?

很久以前,我就认定:幸福,并不等同于快乐。而直到近期,才得以将两者区分开来。

快乐,是觉得心情舒畅的一种思想感情。而幸福,是觉得心情舒畅的一种高层次的思想感情。只有能思考“什么是幸福”的人,才可体会到幸福——这便是“高层次”的内涵。

猫得到鱼,狗得到肉,婴儿得到玩具:所体会到的,便是快乐,而非幸福。

此外,即便对可体会到幸福的人而言,快乐与幸福,仍有区别。

幸福,大抵可分为三个层次:外福,平福,内福。

外福,是源于额外获得的满足的幸福:在现有的状态下,必须额外得到所爱好的事物(简称所爱)。它像极了婴儿的笑脸:易得而难久,丰富而多变。

心为物役的人,往往只能体会到外福:额外得到所爱,则幸福;得不到,非但不能幸福,反而容易悲忧,甚至痛苦。且外福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往往与对所爱的珍贵程度(愈爱愈珍,愈难得愈贵)成正比。

平福,是源于对现有良好状态的满足的幸福,通常单一、稳定而持久。其程度,不易随着人生境遇的改善,而增加;却容易随着境遇的恶化而降低,甚至丧失、变性。

快乐与幸福的区别是什么?

所向往的生活,常常因人而异;但是,性格相近的人,所满足的“现有良好状态”,往往大同小异。

安分知足的人,容易得到平福。对他(她)们而言,促成平福的要素,大抵如下:生活安稳;事业顺心;家庭和睦;伴侣如意;子女孝顺;身心健康。

拥抱平福的人,仿佛洞庭湖的老麻雀,对现有状态之外的所爱,反应较为平淡。但是,若失去现有的所爱,幸福便容易减退。

内福,是源于深厚的道德修养的幸福,可谓广如海,淡如水,坚如石,久如松。人若如此,则“役物而不役于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基本上“喜怒哀乐,不入于心”。

孔子有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也有两类人:实在福中,而不知足;知在福中,而不解味。

无空无地,鱼必不知有水;无水无陆,鸟必不知有空。沉浸于内福中的人,明白自己幸福,却难以感受到幸福的滋味,但也绝不会觉得不幸福——这便是“至乐无乐”。

以石投水,石愈大,水愈少,波动愈大;石愈小,水愈多,波动愈小。福从内至,难受外扰:即便是人生重大的起伏,也难以在心中激起壮阔而持久的波澜。——常常如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丝丝涟漪。

与外福和平福不同,只有曾深陷于逆境,而逐渐走出的人,才会被内福眷顾——或许,这便是苦难对个人最大的意义。

将外福等同于快乐,并无不妥;将平福视为快乐,则似乎有些肤浅——对于程度较高的平福,“快乐”两字,不足以概括。而内福,远非快乐可以比拟。

严格一点来讲的话,事事如意和万事如意,相比的话肯定是事事如意更好了。因为事事如意表示的是所有的事都是如意的,没有尽头,没有数量限制。而万事如意,字面意思来讲,最多也就是1万件事能满意,超过1万件可能就不是很满意了,它有限制。

万事如意,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shì rú yì,意思是祝人顺心如意的用语。出自《红楼梦.第五三回》。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五三回》:「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祝辞

示例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8章:“我只说:愿年轻人万事如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