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和陪伴有什么区别
近期有很多人都在探讨高质量陪伴的问题,而这些探讨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全职妈妈。
妈妈A:我每天收拾家务,照顾孩子已经很累了,剩下的时间我也想留给我自己。
妈妈B:能陪着孩子就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还要高质量?做不到。
妈妈C:孩子本身吃的好,养的胖,每天开开心心的,难道这不是高质量吗?
很明显,众多的妈妈都对高质量这个词,提出了异议。归根结底,还是认为高质量的陪伴,浪费了宝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所获得的效果和投入不成正比。
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宝妈都没有理解高质量陪伴的真正含义。
90后宝妈:我家儿子难成才了,实在给予不了高质量的陪伴
王丽是一位九零后宝妈,在生完孩子之后就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每天洗衣做饭带孩子,空余时间很少。
可是最近老公却回来对王丽说:“每天要多陪陪孩子,你看别人家孩子跟我们家年龄一样,都已经会背三字经了。育儿专家也说了,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于是从那天开始,王丽每天都在花大量的时间陪孩子。教孩子读书,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参与孩子的世界。一天下来累着不成样。
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老公来检查结果,发现儿子仍旧什么都不会,反而变得越来越矫情了。王丽老公认为王丽丽肯定是偷懒了,没有好好教孩子。
王丽却很委屈,对老公说:“我每天寸步不离陪着孩子,心力憔悴。结果还是这样,我实在给予不了孩子所谓的高质量陪伴,估计我儿子将来难成才了。”
这位宝妈在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时,就进入了陪伴的三大误区。首先认为高质量的陪伴必然伴随高产出,孩子必须展现出结果。
其次,在高质量的陪伴中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限制了孩子的活动。
最关键的一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只是单向的渗透孩子的世界,从而觉得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枯燥还很难。
高质量陪伴大有学问,要避开这三大误区
高质量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不少宝妈对其不赞同,甚至望而却步。
那是因为步入了高质量陪伴的误区。
高质量陪伴≠高产出
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帮孩子去备考,高质量的陪伴能够让孩子成才。这个所谓的才并不一定是知识,也可能是人格。
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一味的去强求孩子学习知识。
这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还会导致高质量陪伴出现反作用。
对此家长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孩子给予不同的陪伴,比如两岁之前的孩子,家长要了解孩子不说话的各种需求,比如究竟为什么哭。
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才是培养孩子一些知识技能的时候。
如果一味的强求高产出,那么这种陪伴和所谓的教育机构有何分别呢?
高质量陪伴≠剥夺孩子的自由
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善于剥夺孩子的自由,喜欢控制孩子。
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家长总有理由去反驳,恨不得包办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剥夺会让孩子厌烦,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等孩子长大之后,孩子却无法面对竞争残酷的社会。
像这种“高质量陪伴”,还不如直接给孩子放养,让孩子自己经历挫折,面临人生,孩子会活得更开心和自在,将来也可能更加优秀。
高质量陪伴≠单向渗透孩子的世界
众多父母对高质量陪伴有所抵触,认为陪伴孩子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情。
孩子一个故事可能要听十遍,一个游戏要玩十几遍,来回反复特别的枯燥乏味,对于成年人来说很难坚持下去。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家长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单向的渗透孩子的世界。
为什么家长不带孩子去看看家长的世界呢?
高质量的陪伴并不代表一味的去迁就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生活,带孩子去见见朋友,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也能够缓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意义不一样。
陪就是用关爱的心陪护你,一起生活,一起散步,一起吃饭这是指相爱的两个人的相互信任依偎的相守,不只是陪同这么简单,陪同的还有彼此的心。和就是共同走路,共同合作,一起出差,一起为公司办事,这是指朋友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平行线不能相交的在同一个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