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算式和等式的区别
算式是指在进行数或者代数式的计算时所列出的式子,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2+3是算式,2+3=5是等式也是算式。
算式:要通过四则运算计算结果。等式:表示等号两边运算结果相同。
简单的说,有结果的是等式。
如:
2+3=5,就是等式
列算式和列式子有什么区别?
算式是指在进行数或者代数式的计算时所列出的式子,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2+3是算式,2+3=5是等式也是算式。算式:要通过四则运算计算结果。等式:表示等号两边运算结果相同。
方程式应该注意的地方
1.公式:a+b的平方=A平方+2AB+b平方,例题:3+4平方=3平方+2*3*4+4平方。
2.在方程式里,乘号不用写,未知数:通常设x为未知数,也可以设别的字母,全部字母都可以。一道题中设两个方程未知数不能一样!
3.“元”的概念: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用“天元”表示未知数进而建立方程。后人们又设立了地元、人元、泰元来表示未知数,有几元便称为几元方程。这种方法的代表作是数学家李冶写的《测圆海镜》(1248),书中所说的“立天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x。”所以现在在简称方程时,将未知数称为“元”,如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一元方程”。而两个以上的未知数,在古代又称为“天元”、“地元”、“人元”。
4.“次”:方程中次的概念和整式的“次”的概念相似。指的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中,所有未知数指数的总和。而次数最高的项,就是方程的次数。
5.“解”: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指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般表示为“x=a”,其中x表示未知数,a是一个常数。
6.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列式子”说法不准确,“式子”比“算式”包含的更多,比如“算式”、“等式”、“方程式”、“不等式”……都是“式子”。
一般说“列式计算”就是“列出算式并且计算出结果”;如果题目只要求“列出算式”,可以不计算出结果;
“列式计算”的题目只要列出算式并且脱式计算出结果即可,不要求写答语,只有“应用题”才写答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