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元节与国外的万圣节有什么区别?
万圣节的英文是Halloween,来源于“All Hallows' Eve”,和我国的中元节不谋而合,也是每年一度鬼门大开的日子。在这一天,特别是夜幕降临的时候,人间各种妖魔鬼怪,肆无忌惮横行于世,百鬼夜行,群魔乱舞。
中元节的日期是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通常落在阳历八月九月左右,万圣节前夜则是每年阳历10月31日。看来东西方的地狱之门也是错开时辰打开给魑魅魍魉们放风的。
日期不同,人间万众对待两个鬼节的方式也迥然不同。华人的中元节,传统节目是拜祭祖先,并举行“普渡”、“施孤”等布施活动,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同时也祈求各路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中元节这一天,大人都会叮嘱小孩天黑后不要上街,如果遇到街角有人拜祭烧纸,千万不要过去踩踏,更不可对逝者有不敬之语,还有不少中元节的禁忌,要求人们不要冒犯逝者,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祸。
而相比华人中元节的庄严肃穆,西方的万圣节则是以搞笑狂欢为主旋律。表现上最本质的区别是,万圣节这一天上街群魔乱舞的并非鬼,而是各种盛妆打扮的人。
妆扮的元素来自万圣夜的典型主题,怎么恐怖骇人怎么来,主要是鬼怪以及与死亡、魔法、怪物有关的事物,包括形形色色的万圣夜标志物,如南瓜、幽灵鬼魂、食尸鬼、女巫、蝙蝠、黑猫、猫头鹰、蜘蛛、坟墓、精灵、吸血鬼、僵尸、骷髅和恶魔等,还有虚构人物如卡通角色和科学怪人等。
一、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春节”(圣诞节)的区别:
1、声音不同:
中国春节的声音是“闹”,西方圣诞节的特点是“静”。中国春节年关一到,到处是声音,这喧闹就是对现世的肯定。拜年要大声,贺岁要高喊,更不用说噼噼啪啪响彻城乡的烟花爆竹了。西方圣诞节的特点是“静”,从街道到教堂,从林海到雪原,一切静谧如荒漠。
2、颜色不同:
中国春节的颜色是红的。在红与闹面前,一切都应是实在稳妥繁华。春节的红色表现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对未来幸福的期待。圣诞节的基调应该是白色。人人都盼下雪的“白色圣诞节”。白色的雪花在宁静的圣诞之夜旋转飘下,留给世界洁白纯洁和纯真。
3、节日项目内涵不同:
圣诞节在发展中,宗教意味被弱化,逐渐成为一个充满童话气息让大人和孩子都一样享受快乐的节日,童话气息、送礼物的圣诞老人、美好的情感表达与祝福。春节最重要的文化内涵是团聚,这样的民族情结,已经成为骨子里的东西。
二、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春节”(圣诞节)的相同点:
1、都有购“年货”:中国进了农历的腊月就有春节过年的味道,置办年货是少不了的。圣诞节商店里到处是圣诞树和圣诞礼物,街道的树上挂满小黄灯和彩灯,到处是圣诞老人的形象。
2、团聚:圣诞平安夜,在外面的人都赶回家与父母亲团聚,就像中国春节过大年除夕夜吃年夜饭一样重要。
3、送礼:欧洲圣诞节互送圣诞礼品,就如同中国春节,互道恭喜发财,老人给小孩压岁钱,儿女给老人孝敬祝寿钱一样。
扩展资料:
正确面对东西方节日文化融合: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多年,其形成过程就是对各种文化不断的包容和融合,应该说,在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已是大势所趋,要想屹立在世界之林必须继续保持这种开放的心态。
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节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便开始过洋节,但这并不代表不热爱自己的文化了,相反,在了解了西方文化后,反而更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了。
欧洲人过圣诞节家家要买圣诞树,就如同中国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红灯放鞭炮一样。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虽隔千山万水,但是,人们希望吉祥平安,期盼一年一度的家人团聚亲情无限,其乐融融的人情世故是这么的相近。
人民网-春节与圣诞节的声音和颜色
人民网-体味欧洲行:欧洲圣诞节与中国春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