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曾孙是什么意思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4)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曾孙自己的

曾孙是亲属称谓

意思是:

1、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

2、对曾孙以下的统称。

出处:

1、《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

2、《史记·孝武本纪》:“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3、《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4、《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

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还有个曾孙,叫做卜兑,只有八岁,代人家放牛去了。”

重孙和曾孙有什么区别:口语中将“曾孙”说成“重孙”,也叫重孙子。

曾孙是亲属称谓,是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

世孙的解释:后世子孙含儿子。世孙,不含儿子。

世孙的算法:

算法(其中的一种算法):“乙为甲的几世孙”,要从甲的下一代(即甲的儿子)开始往下数,数到乙本人,能数出多少代,便是几世孙。如;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一世孙、自己的孙子是自己的二世孙、自己的曾孙是自己的三世孙、以此类推。

对应关系:(这里仅列举五世内的)

一世孙 ,子 ;二世孙,孙 ;三世孙, 曾孙 ;四世孙,玄孙;五世孙, 来孙 ? 。

孙姓的起源及祖先是谁

两者称呼区别在于级别不同和关系不同。

1、级别不同:重孙在级别上是二世孙,而曾孙在级别上是三世孙。

2、关系不同:重孙的儿子是曾孙,而曾孙的儿子是玄孙,曾孙的父亲是重孙。从辈分上来说,曾孙和重孙有一代之差,但在家族谱系或继承关系中,这个区别是十分重要的。

孙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一、起源

1、源于子姓

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

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

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3、源于妫姓和姚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公元前672年,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

齐景公时,陈完四世孙是须无,须无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 惠民县,并赐姓孙氏。

4、源于芈姓

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5、源于荀姓

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6、源于冒姓

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夏侯婴,与刘邦是少时朋友,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

曾孙是什么意思

二、得姓始祖

1、孙书

孙书,妫满-----田完后裔,出生于齐,为齐桓子无宇次子。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成为妫姓孙氏之受姓始祖。

今孙氏乐安堂、富春堂、兵法堂、映雪堂等皆为其后裔。该支在孙氏最主要的三大支、五小支中人口最为鼎盛,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江苏、上海、东三省、湖南、福建、江西、山西、河南、河北、广东等地。

兵圣孙武、吴主孙权、国父中山先生等皆为其裔。而这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支则为后魏孙方嗣八世孙、唐末新安伯金吾上将军孙万登由山东北迁安徽一支,其人口繁衍几涵盖全国,总人口超过孙氏各支子孙,而孙万登也因其子孙鼎盛而名动古今,成为孙书后裔中的姣姣者。

孙书在军事理论上颇有建树,虽有著作却没有留传,但年过八旬仍能挂帅出征。其孙长卿武子之所以成为一代兵圣,家学渊源也是重要因素。

2、孙乙

武仲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

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国。康叔逝世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

春秋初期,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先秦时期孙氏来源的最主要一支。

百度百科——孙姓

百度百科——孙书

百度百科——孙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