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突变毒株拉姆达有多么危险?它与其它变异毒株有何不同之处?
新冠疫情从爆发至今,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上亿,人类仍然无法抑制住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的脚步。
而新冠病毒的特性也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从最初进入人们视线的α变异株到后来的β变异株、γ株,直至今天在全球传播流行的印度δ变异株。包括ε、ζ、η、θ、ι、和κ每一个都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标记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尽管各国科学家们对δ变异株的突变进行了研究,也尚未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全球都还在疲于对抗δ变异株的紧要时刻,而此时于去年在秘鲁首次被发现的(Lambda)拉姆达变异株却跃入了大家的视线。据有关新闻报道,Lambda已经传播至全球近30个国家。许多国家的卫生防疫部门都相继发出了提醒“警惕新型变异株Lambda“。
根据研究发现,
1、拉姆达变异株的S蛋白的N端结构域中插入了RSYLTPGD246-253N突变,增强了病毒毒力。
2、拉姆达变异株出现了T761和L452Q两个突变,具有比德尔塔更高的传染性。
3、拉姆达变异株有三个穗状蛋白突变--RSYLTPGD246-253N、260 L452Q和F490S,使该病毒能逃避中和抗体,可以对抗免疫力。
这意味着拉姆达突变株具有逃过新冠疫苗的免疫反应,这也间接增加了它的传染性。简单来说如果不能很好地防控拉姆达,未来势必引发新的大规模流行。它的活跃程度与δ变异株相比较,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拉姆达变异株与其它变异株相比较,它的刺突蛋白上发生了多处变异,有7个突变。而它的这些多处变异不但让传染性增强,而且人体感染后它的复制能力会更强,也会导致抗体降低。它能够完美地避开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在与细胞结合后它的多处突变会让抗体更加难以附着,导致疫苗产生的抗体会减少。可以说拉姆达具有了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的某些具体特性,类似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趋势。完美地吸取了其他变异株的关键基因便转为己用。
Lambda的突变除了可能增强传播能力外,而且还能够增强免疫抵抗力。但是它具体的病毒学特征和进化过程目前尚处于未解状态。
拉姆达变异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导致这种高传染性的原因是拉姆达变异株出现的T761和L452Q两个突变。
拉姆达在未来会不会演变成为引发关切的变种,目前暂时还不太清楚。但是根据目前其在南美洲多国流传的架势,很有可能会被世界卫生组织升级为VOC。
虽然大家一直都在监测病毒基因的发展变化,但是对新冠病毒的基因来说还是有太多未解之谜。有鉴于此,不少研究学者和庄家们都纷纷的表示,只有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性,才能够减少病毒之间基因重组的可能性,防止不断发生的变异株。通俗地来说就是不要给病毒提供适宜的环境、土壤、温度,任何一点让它生根发芽的机会都不能有,未来才有可能控制住疫情的流行。
很多对拉姆达研究目前都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支持证据。但是因为秘鲁境内疫情流行的主体为拉姆达变异株,全球多个国家也有相应发现。所以对于该变异株不能不提高警惕。
我觉得在现在这种非常时期,大家都应该积极主动遵守国家的防疫政策。尽快接种新冠疫苗,正确地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
新加坡毒株与大陆毒株区别在新的变异株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新加坡有77%感染的是XBB毒株。新的变异株与当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区别在于,新的变异株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疫苗对于它的防御会变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