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简介:明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大明盛世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 ,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明仁宗时停罢采买, *** 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5] 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
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就此完结。
《皇朝帝事》之明朝(五)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明太祖朱元璋曾孙,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明四帝)之子,明朝五帝。朱瞻基幼年聪颖,深得爷爷朱棣喜爱,被册立皇太孙。时年15岁的朱瞻基,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26岁时成新皇帝,史称“明宣宗”的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朱瞻基的二叔)之变后,停止用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与民休养生息。任用贤臣,仁政爱民。整顿吏治和财政,执掌朝政励精图治、曾亲征蒙古,三千铁骑一马当先,射杀敌军先锋大胜而归。他出色的治理,出现史称"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朱瞻基无法忍受满朝文武的腐败生活,决定在全国裁汰官妓,阻止官员们腐朽荒*的私生活。此次“扫黄”是中国有史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扫黄运动。虽最终失败,但作为天子,史上却是绝无仅有。朱瞻基还是杰出的书画家,翰墨图书,极为精致。史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可见一斑。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终年三十六,在位九年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