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粮酒与勾兑酒的区别是什么?
1、商标不同:只要是正规生产的白酒,酒瓶的商标上都带有白酒执行标准的说明,仔细找就能看到。纯粮食酒的的执行标准是GB\T10781.-2006,纯酒精勾兑的执行标准是GB\T20821-2007,而介乎于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之间的工艺还有一种标准,是GB\T20822-2007,这种白酒属于固液结合法白酒,就是固液结合的标准。
2、酿酒成本不同:粮食酒的成本有许多方面,有制曲、酿酒所用的原料,如酱香型白酒5斤粮才出一斤酒。还有酿造周期、贮存时间形成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工技术成本。酒精勾兑酒所用的食用酒精,市场价几千元一吨,以勾兑成53度白酒为例,一吨食用酒精可以勾兑出近4000瓶,每瓶成本2元左右。
3、产出量不同:需要注意粮食酒投入产出比相对固定,投入多少原料,酿出多少白酒,而酿酒所需的优质粮食是有限的,因此优质白酒产量一般提升不会太大。酒精勾兑酒通过工业流水线生产,只要酒精足够,基本相当于无限量产出。这是市场上勾兑酒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怎么区分白酒是不是纯粮
关于这个问题,非常有必要回答,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部分人仅仅是听说过“食用酒精”这个词,但是从理解方面看是似而非,根本不明白;二是因为这个“食用酒精”而牵扯到勾兑酒,大部分人,或者说90%以上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勾兑酒,所以出现了以讹传讹现象的发生。所以针对这两点,很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先说下白酒的两种加工工艺
1,纯粮食白酒的加工工艺
纯粮酒的酿造,并非发源于中国,它是从国外引进的,具体的时间比较有争议,起源于宋末元初这个观点还是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肯定。纯粮酒的酿造工艺属于固态发酵、蒸馏出酒,大致的意思是:以大米、高粱等纯粮食味原材料,通过固态发酵这种发酵工艺,辅之以中国特有的酒曲(外国白酒没有这个酒曲),最后掐头去尾蒸馏出酒精,这个酒精就是纯粮食酒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粮食酒,这个不难理解吧。
2,食用酒精,也就是勾兑酒的酒精,它的历史以及加工工艺
这个工艺进入中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从宋末元初蒸馏酒也就是白酒进入中国以后,虽然在当时它不像黄酒那样属于主流酒,但是一直是固态发酵的酿造工艺,一直到了解放前。解放后的1950年代,由于粮食紧缺,国家拿不出更多的粮食用来造白酒了,于是就从前苏联引进了一个新的白酒酿造工艺,这个工艺区别于原来的纯粮食酒的是,它属于液态发酵,用更为便宜的薯类味原材料,先糖化再液态发酵,最后蒸馏出食用酒精。
这里有份以前的资料照片,是在1955年,工业部在山东省烟台地区提出了“烟台酿酒操作法”,就是利用了从前苏联引进的的这种工艺,蒸馏出食用酒精,因为这个食用酒精本身没有纯粮食酒酒精的酒香味,为了出香味,要在里面加入适量的香精,最终做出来的就是以食用酒精为主的勾兑酒。
二,通过上面的分析,着重说一下纯粮酒和勾兑酒的区别
1,纯粮食酒酒精和食用酒精差别并不大,勾兑之后才有区别
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纯粮食酒是传统工艺,就是用大米、高粱等粮食为原材料,通过固态发酵蒸馏出来纯粮食酒精;而勾兑酒是用薯类等便宜的农作物,经过糖化、液态发酵、蒸馏出来食用酒精。两种酒精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乙醇,只是说纯粮食酒酒精微生物多一些,酒香味浓;勾兑酒的食用酒精微生物含量少,没有酒香味,为了增加香味,才加的香精。如果撇开香精不说,两种酒精都是用农作物做出来的,都是乙醇,性质上差别不大。
2,为什么勾兑酒被“千夫所指”?
解放初期,因为粮食紧缺,实在没办法才想出来用食用酒精造酒,并且当时弄虚作假的现象很少,酒厂不会在酒里加入太多香精。而发展了几十年之后,很多酒厂看到了勾兑酒的巨大利润,开始纷纷做起勾兑酒,甚至很多大酒厂也做。有过报道,有的小酒厂竟然在食用酒精里添加了超过40种香精,可想而知,这个危害性有多大,勾兑酒直接变成了“千夫所指”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勾兑的本意并不是说食用酒精是假的,它本身就是粮食酒精,无害,因为加了香精,所以被称为勾兑,这个和纯粮食酒之间的“勾兑”不一样,很多人以为对白酒很了解,动不动就是“白酒必须要勾兑”之类的,那个勾兑和这个勾兑是两回事。另外,这也是酒厂的套路,正儿八经应该叫“酒精酒”,不能叫“勾兑酒”。
三,国内纯粮食酒和勾兑酒的现状
其实上面说了这么多,纯粮食酒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勾兑酒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勾兑酒一多,间接抬高了纯粮食酒的价格,现在市场上真正的纯粮食酒,不低于50元一瓶。但是勾兑酒能不能喝呢?这个要辩证地看,就像饮料里大部分也添加香精一样,只要添加得少,符合国家标准,喝点也没事。就像被大多数人接受的15块钱的牛栏山,它就是标准的勾兑酒,但是属于大厂生产,也是大品牌,喝点没事。至于其他的小酒厂的勾兑酒,就能不喝就不喝吧。
中国人喝白酒,第一大困扰就是粮食酒的迷惑,不知道什么酒是粮食做的,更不知道多少钱的酒才是粮食做的。
一、 火检法:
真金不怕火炼,真粮食酒不怕火检。是不是美女,脱了衣服才知道,是不是粮食酒,也是脱了乙醇的包装才清楚。
火检法至少需要烧三种酒,宏和酒、飞天茅台、浓香代表五粮液或者泸州。当然最好是烧四种酒,再加上一种当地比较流行的50度左右的高度酒。
每个烧杯中倒半两酒即可,太多了一是燃烧时间太长,二是太浪费酒。烧时一定要用防风打火机,普通打火机火苗往上走,容易烧着手。
1.看颜色:浑浊的是固态法酿造的粮食酒,清澈透明的液态法勾兑的酒精酒,微微浑浊的是固液法混合的高档酒。
变浑浊的原理,是粮食酿的酒里面主要是五种物质,酸、酯、醇、醛、酮(这五个字全部是酉字旁,老祖宗造字真伟大),其他物质咱不管,主要是因为酯类物质溶解于乙醇,酒一点火把乙醇烧完了。这个酯类物质有点像我们吃的油,它不溶解与水,油水不溶变浑浊的。
而酒精酒里面根本就不含有这种酯类物质,而且这种物质还没法加到酒里面去,所以酒精酒里面没有油,烧完不浑浊。
那个微微浑浊的一般是五粮液、1573、水井坊、舍得、梦之蓝、剑南春等所谓的高端白酒,这是怎么回事?
中国白酒酿造有三种工艺,一是固态法,就是把粮食发酵后,放蒸笼里把酒烤出来,这种纯固态的发酵方法叫固态法,纯粮酒都是固态法发酵的酒;二是液态法,把食用酒精兑上香精、糖精和矿泉水,这种用纯勾兑的方法做出来的酒精酒,叫液态发酵法;三是固液法,原来卖一千多的那些所谓浓香高档白酒,如果全部用食用酒精勾兑,酒厂的人也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就在酒精酒里面掺入15%的粮食酒,这样做出的酒就是固液法。
这三种方法酿造的酒,都符合国标,都是国家允许并且大力支持的。前两天在大连打败官司的泸州二曲就是典型的液态法白酒冒充粮食酒案例。
讲到这里,有人一定会发问,酒精酒是食用酒精做的,食用酒精是粮食做的,也相当于酒精酒也是粮食做的。同是粮食做的酒,为啥它里面不含油?
食用酒精不都是粮食做的,它有四个来源:一是陈化粮,粮食放八年十年不能吃了,拿去做酒精,这样做出的酒精含油吗,不能说一点儿不含,但一定极少(河南汽车燃烧的乙醇汽油,就是南阳天冠酒精厂用陈化粮做的酒精);二是薯类酒精,土豆、红薯等含糖和淀粉的根茎类农作物,也可以做成酒精,它会含油吗,不会;三是秸秆酒精,红薯秧呀、玉米秆呀、玉米芯呀,也含有一定的糖分,也能做出酒精出来,它含油吗,不含;四是糖蜜酒精,就是甘蔗榨过糖后剩下的甘蔗渣,它里面还含有一定的糖分,经过发酵,也可以做出酒精来,叫糖蜜酒精。全世界的酒精,包括中国大陆的,85%都是糖蜜酒精,因为甘蔗产量高呀!所以,用酒精勾兑成的酒里面不含油,所以不会浑浊。
2.闻味道:燃烧之后,看过颜色,要尽快让客人把烧杯拿到鼻子附近去闻,因为时间一长,味道会大大变淡,影响封测效果。如果杯子里闻到的是像烧臭鞋底那样难闻的烧臭味,那就是酒精酒;如果是浓郁的酒糟香味,那就是粮食酒。
原理是因为化学的东西,低温是香的,高温是臭的,譬如塑料、化妆品;而天然长成的东西,低温是没味的,高温是香的,譬如粮食、木材、稻草。酒精酒里面加了大量的香精、糖精,这些东西低温时是香的,高温一烧就变臭了;粮食酒里面什么化学的添加物都没有,纯天然的东西一烧,温度变高了,自然就出现了香香的酒糟味。
3.尝滋味。看过颜色、闻过味道后,引导客人拿筷子的另一端,到烧杯中蘸几滴烧过的裸体酒,搁舌尖上(舌尖最敏感)尝尝是什么味道。酸酸、甜甜、涩涩、苦苦的,像白醋一样味道,这是粮食酒;淡不拉几,像白开水一样没有什么味道的,就是酒精酒。
原理是:酿酒和酿醋的工艺一模一样,去过醋厂的人都知道,酒酿过了就是醋。我们把粮食酒一烧,就相当于酿过了,所以变成白醋了。而酒精酒是三精一水勾兑的,用火一烧,把酒精、香精、糖精都烧没了,就剩下白开水了。
提醒:尝一个之后,用餐巾纸擦擦筷子头再尝另一个,免得味道交叉影响判断。
二、 手搓法
火检法弄完了,再教大家一个简便的方法——手搓。
我们的父辈老人一般都知道这个方法,就是去买酒(那时候多是散酒)时,倒几滴到手掌心搓搓,然后闻闻味道,就知道酒的好坏。
这个原理和烧的原理一样。酒精也就是乙醇的沸点是78.3度,双手一搓发热,乙醇挥发掉了,剩下的东西就是裸体酒。在干而未干时合拢手掌,凑到鼻子处闻闻,烧臭味的是酒精酒,香香酒糟味的是粮食酒。另外搓着很轻松的是酒精酒,搓着发黏的是粮食酒。
三、 水检法
给大家说除了火检法、手搓法之外,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鉴别粮食酒,那就是兑水法。
拿一瓶矿泉水(只要不是热水、茶叶水,接的自来水也可,但最好是一瓶矿泉水,因为后面看酒花处还会用到),按照1:1的比例,分别倒半两水到手搓法用过的四个烧杯中(这次不用再倒酒了,可以省一次酒),变浑浊的是粮食酒,继续保持清澈透明的是酒精酒,微微变浑的是固液法做的高档白酒。
原理和烧一样,也是粮食酒中的油类物质不溶解于水,所以导致浑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浑浊,像牛奶一样。
粮食酒除了火烧、兑水会变浑浊之外,酒倒杯子中用电扇吹、或者搁一夜蒸发,也会变浑浊,原理也是酒中的乙醇变少了,油类物质析出,导致浑浊。
另外放冰箱4度以下低温冷藏,也会变浑浊,这是粮食酒特有的低温失光现象。温度一低,油类物质会析出,酒变浑浊;温度一高,乙醇重新把那些油类物质溶解,再变清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