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水陆两栖的动物都叫做两栖动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
虽然它的定义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
但是,这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你可以看到,一般在介绍这类动物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附加特征,比如说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体温不恒定;卵生等等.
准确的来说,这一个命名时考虑到这类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所得的,也就是他在进化树中的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即作为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种类,赋予了它的名字.
这样说来,水陆两栖的动物可以是两栖动物,也可能不是.比如说,其他动物有一些也可以水陆两栖,如节肢动物中的蟹,哺乳动物的企鹅,但是它们就不是两栖动物了.
但是一般来说,两栖动物,都能水陆两栖(由生物发生律).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两栖动物最初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晚期,最早的两栖动物牙齿有迷路,被称为迷齿类,在石炭纪还出现了牙齿没有迷路的壳椎类,这两类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非常繁盛,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在二叠纪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迷齿类也只有少数在中生代继续存活了一段时间。进入中生代以后,出现了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其皮肤裸露而光滑,被称为滑体两栖类。在将进一步介绍两栖动物的历史。
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并不少,超过4000种,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其多样性远不如其它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只有无尾目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每个目的成员也大体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从食性上来说,除了一些无尾目的蝌蚪食植物性食物外,均食动物性食物。两栖动物虽然也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是其适应力远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陆生脊椎动物,既不能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生活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寒冷和酷热的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蜇。
可见两栖动物是进化而来的,就像现在人类也是由进化来的一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