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和糍粑的区别
一、所属民族上的区别: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
糍粑,是南方各族的小吃,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
二、制作原料上的区别:
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因地方差异,有的也用竹来代替)捣成泥状制作而成。
糍粑:
糌粑:
三、习俗上的区别: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
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而糍粑则是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但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扩展资料:
糌粑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是最多的,还富含有十七种氨基酸;无机盐类富含有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富含维生素B1等,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在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四川地区的人在中秋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百度百科-糍粑
百度百科-糌粑
大麦细分起来有几十个品种。青稞是其中的一种,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
在植物学上,青稞的种子为颖果,籽粒是裸粒,与颖壳完全分离。籽粒长6~9mm,宽2~3mm,形状有纺锤形、椭圆形、菱形、锥形等,青稞籽粒比皮大麦表面更光滑,颜色多种多样,有**、灰绿色、绿色、蓝色、红色、白色、褐色、紫色及黑色等。
青稞籽粒是由受精后的整个子房发育而成的,在生产上青稞的果实即为种子(籽粒)。种子由胚、胚乳和皮层三部分组成。胚部没有外胚叶,胚中已分化的叶原基有4片,胚乳中淀粉含量多,面筋成分少,籽粒含淀粉45%~70%,蛋白质8%~14%。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分为白青稞,黑青稞,墨绿色青稞等种类。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