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硫磺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硫磺硫黄

硫磺是单质,显中性的。

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闪点为207℃,熔点为119℃,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硫磺是无机农药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商品为**固体或粉末,有明显气味,能挥发。硫磺水悬液呈微酸性,不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多硫化物。硫磺燃烧时发出青色火焰,伴随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生产中常把硫磺加工成胶悬剂用于防治病虫害,它对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产生药害。

单质硫俗称硫磺,块状硫磺为淡**块状结晶体,粉末为淡**粉末,有特殊臭味,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工业硫磺呈**或淡**,有块状、粉状、粒状或片状等。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又叫菱形硫或α-硫,在95.5℃以下最稳定,密度2.1g/cm3,熔点112.8℃,沸点445℃,质脆,不易传热导电;单斜硫又称β-硫,在95.5°以上时稳定,密度1.96g/cm3;弹性硫又称γ-硫是无定形的,不稳定,易转变为α-硫。斜方硫和单斜硫都是由S8环状分子组成,液态时为链状分子组成,蒸气中有S8、S4、S2 等分子,1000℃以上时蒸气由S2组成。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氧、氢、卤素(除碘外)、金属等大多数元素化合,生成离子型化合物或共价型化合物。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硫跟铁共热生成硫化亚铁,跟碳在高温下生成二硫化碳,常温下跟氟化合生成六氟化硫,加热时跟氯化合生成S2Cl2。硫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硫酸、硫化橡胶、黑火药、火柴、硫化物等。农业上用作杀虫剂,如石灰硫磺合剂,还用于制医药,如硫磺软膏。古代人已认识了天然硫。硫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合态主要有硫化物和硫酸盐。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48%。从天然硫矿制得,或将黄铁矿和焦炭混和在有限空气中燃烧制得。

硫磺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主要用途:

1、 用于防治病虫害,常加工成胶悬剂,它对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产生药害。

硫磺属多功能药剂,除有杀菌作用外,还能杀螨和杀虫。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和叶螬等,持效期可达半月左右。 蔬菜使用硫磺胶悬剂主要用于防治瓜类白粉病,如黄瓜、甜瓜(香瓜)、南瓜等,使用时将50%硫磺胶悬剂稀释成200-4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一般发病轻的用药2次,发病重者用药3次。

2、 硫磺是一种矿物质,它性酸、温、有毒,归肾和大肠经功效是外用能杀虫止痒。

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子午线轮胎将逐步取代斜胶胎。由此,不溶性硫磺作为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主要硫化剂更加引人注目。

3、消毒杀菌作用

升华硫磺又称为硫华,与皮肤及组织接触,在其分泌物的作用下生成硫化物,有使皮肤软化及杀菌作用。沉降硫磺又称为硫乳,与皮肤接触在其分泌物的作用下可产生硫化氢及五硫磺酸,有杀菌、杀疥的作用。

4、缓泻作用

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泼,内服后变成硫化物及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肠内容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而致泻。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以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

1、范围不同

硫黄,中药名。为自然元素类矿物自然硫。硫磺包括硫黄、石硫磺、硫矿、黄英、将军、昆仑黄、白硫磺、天生黄、光明硫磺、留黄、西土。

2、用途不同

硫黄是中药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寒便秘。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3、形状不同

硫黄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或略呈绿**。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扩展资料:

硫磺外观为淡**脆性结晶或粉末,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闪点为207℃,熔点为112℃,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硫磺也可用来紧急处理实验时打碎的水银温度计的汞,因为汞、硫磺直接研磨时,汞是液态,接触面积较大,且二者亲和力较强。古代人已认识了天然硫,是古代炼丹常用矿物之一。硫元素常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而化合态的主要有硫化物和硫酸盐。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48%。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硫磺

百度百科—硫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