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杏仁跟巴旦木是一样吗

桃子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1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杏仁苦杏仁

巴旦木果树,不是杏树,属于桃属的一种。所以巴旦木不是杏仁。虽然不是同一种东西,但是他们都是坚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多吃对身体有益。

/iknow-pic.cdn.bcebos.com/a71ea8d3fd1f4134eeb81f31291f95cad0c85ef5"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71ea8d3fd1f4134eeb81f31291f95cad0c85ef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71ea8d3fd1f4134eeb81f31291f95cad0c85ef5"/>

巴旦木:

巴旦木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

巴旦木容易与杏仁弄混,需要细心区分。

食用巴旦木有利于人的心脏健康。

巴旦木可以控制人的体重,食用会有饱腹感。

巴旦木也有强肾,润肺,生精的保健作用。

吃杏仁好还是巴旦木好 杏仁和巴旦木的区别

1、所属科不同

巴旦杏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能食,主要吃巴旦木的仁。

杏仁是蔷薇科杏的种子,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苦杏仁苷。脂肪的组成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

2、所含元素不同

巴旦木营养价值比同重量的牛肉高6倍,并含有少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消化酶、杏仁素酶、杏仁成、钙、镁、钠、钾,同事含有铁钴等18种微量元素。

杏仁含有丰富的但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杏仁含有毒物质氢氰酸。

3、作用不同

杏仁有名杏核,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我国南方产的杏仁属于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味道微甜、细腻,多用于使用,还可作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北方产的杏仁则属于苦杏仁(又名北杏仁),带苦味,多作药用,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

巴旦木可以安神,开窍,健脑,明目益肾,润肺,润肠,生精,健身,健胃等。主治心悸喘咳,肾气不足,腰膝酸软,阳痿尿频等病症。除与汉族用药的相同之处外,维药甜巴旦木更具其独特的功效。

4、禁忌不同

对于孕妇,巴旦木不但可以滋补身体还有健脑作用,对胎儿发育很有好处。

对于孕妇忌食杏和杏仁,行有热性及其滑胎的特性,是孕妇的大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杏仁

百度百科-巴旦木

1 吃杏仁好还是巴旦木好

各有其优点,看个人喜好。

从营养价值上来说,杏仁的硒和锌含量明显高于巴旦木,而巴旦木的钙、钾及多种维生素的含量要高于杏仁,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营养需求来作选择。

从口感上来看,杏仁有的偏苦,有的偏甜,而巴旦木一般都是甜的,还带有股坚果的清香,不过这两者一般都会有一些口味上的选择,消费者可以自由选购。

2 杏仁和巴旦木的区别

1、形状不同:杏仁一般为扁平形,一端偏圆另一端偏尖;巴旦木则比较像椭圆,整个果实扁而长。

2、大小不同:杏仁一般比巴旦木小一些。

杏仁跟巴旦木是一样吗

3、果壳不同:杏仁果壳较硬,剥的时候比较难剥开;巴旦木果壳较薄,剥的时候比较容易。

4、表皮不同:杏仁的表皮呈褐色;巴旦木的果皮一般是土**的。

5、气味不同:杏仁本身带点苦味;巴旦木有特殊的甜香味。

3 吃杏仁会胖吗

长期过量食用的话会引起发胖。

杏仁的脂肪含量偏高,一般来说,100克杏仁中就含有50克的脂肪,所以杏仁的热量是比较高的,长期过量食用又不锻炼的话容易引起发胖。

但是适当食用杏仁的话,还是不会引起发胖的,因为杏仁的饱腹感较强,吃饭之前食用几粒杏仁可以减少对主食的摄入,从而不会增加总的热量的摄入,而且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适当食用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4 杏仁为什么有毒

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分解会产生毒素。

杏仁一般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其中苦杏仁里有一种叫苦杏仁苷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是无毒的,但是进入人体后容易被人体内的消化酶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

如果生吃过量苦杏仁的话,体内苦杏仁苷分解出来的氢氰酸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发中毒的症状,这就是杏仁毒性的来源。平常食用杏仁之前,可以提前蒸煮或炒制一下,以此来分解部分苦杏仁苷,降低毒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