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与“字”有何区别?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巨著,也是一部重要的字典。它为什么要命名为《说文解字》?“文”和“字”有什么区别呢?
原来,古代人把独体的,不可分解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叫做“字”。《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说,仓颉在开始造文字时,大都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后来,形旁声旁互相结合,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就叫做“字”。“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换句话说,依类象形,即独体,即“文”;形声相益,即合体,即“字”。这里便明确指出了“文”和“字”的区别,也说明了《说文解字》命名的缘由。
“文字”连用始见于秦始皇琅琊台刻石:“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文字”,在现代汉语中,一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一义为语言的书写形式,如汉文、英文等。另有一义即指文章,多指形式方面,如说“文字清通”,意即文章清新流畅。
说文解字的文和字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工字笔顺:横、竖、横 。
工字的读音:gōng, 部首也是工 ,就是它的本身。
基本解释:
1、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2、〔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3、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常见组词:
1、美工:**等的美术工作,包括布景的设计,道具、服装的设计和选择等。
2、打工,做工(多指临时的):暑假里打了一个月工。
3、手工: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
4、技工:有专门技术的工人。
5、员工:职员和工人
象形字。像古代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曲尺。象形的工字在殷商晚期已经简化,把原来一端的方框形收缩为一横,同现代汉语写法已没有什咐码么区别。但在西周中期以前的金文中,还能见到早期象形字的遗迹,即下底肥经过变化,最终也把下底简化为瘦笔单横。
战国古文有在中竖右侧加乡形饰笔的形式,汉隶有故意把中竖写成彡形曲笔的形式,后代都有效仿。《说文》工,象人有规矩也。本义应该是矩,即曲尺,但这一意义早已失落,后代用的都是引申义较早较直接的引申义是工匠。
西周伊簋:王呼令尹册命报官嗣康宫王臣妾、百工。《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词义扩大,泛指各种劳动者,古代又特指乐官。
两者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简单说,“文”就是象形字,比如说“日”、“月”。文是不能分解的,是独体字,所以对于文只能是说明,所以叫做“说”,解说。而“字”呢,“形声相益故谓之字”,按照许慎的说法,形声组合起来的叫“字”,“字”是可以分解的,分开来解说,形符是什么,声符是什么。《说文解字》的意思就是,这是一本解释文字的书。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说文解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