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分东汉与西汉
因为都城变了,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洛阳,但都是刘姓建立的政权,中间隔了王莽的新朝。
楚汉之争后,刘邦夺取天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结束)。王莽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其中西汉皇族的远亲刘秀通过数年努力,剿灭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全国,史称“东汉”。?
“西汉”和“东汉”存在前后相继的关系,也称“前汉”和“后汉”,刘秀也不认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他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由于当时长安在战乱中破坏严重,所以定都洛阳。从地理位置上,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称刘秀建立的朝代为“东汉”。
扩展资料
东西汉的共同规律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代建国,二三发家,四代打架,后代败家。所不同的是,两汉具体败家的模式不完全一样,而且西汉在败家阶段开始前,还经历了昭宣中兴的阶段,这是东汉没有的。
西汉是汉高祖刘邦,东汉是光武帝刘秀。对于刘邦,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所以不用介绍太多;而对于刘秀,有些人会感到陌生。简单的来说,刘秀的功绩不比刘邦更小,刘秀统一天下的难度一点不比刘邦简单,而刘秀的为人大多历史学者都认为远超刘邦。
可以这样来设想,如果刘秀只是一个一般优秀的君主的话,那么他顶多做到类似昭宣中兴一样的一次小幅度的刘家历史重振,然而实际上光武中兴之后延续的东汉王朝的持续时间是和西汉基本接近的,自然,光武帝的的历史高度也应该和高祖刘邦大体相当。
1、首先先从国家的建立者上看:西汉,是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在楚汉之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
东汉,是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是西汉皇族的一个分支舂陵候家族,刘秀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创立的是一个新的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并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当时的官方也不认为东汉和西汉是两个朝代。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
2、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3、其次是从首都上看:西汉的首都是长安,而东汉的首都是洛阳。
扩展资料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参考资料:
汉朝-百度百科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