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龙泉窑瓷器的工艺有什么特点
在早期,龙泉窑瓷器的胎比较白,比较常见的器形是盘、碗、壶。到了北宋中期,胎的颜色变深,渐渐变为了灰色或者是浅灰色,施以青黄的釉色。
说到青瓷,大家一定会想到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大名鼎鼎,名声享誉国内外。生产龙泉青瓷的龙泉窑拥有长达1600多年的制瓷历史,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北宋、南宋、元代以及明代的龙泉窑瓷器的工艺特点多有不同,一下进行简单的介绍。
1、北宋。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大多施石灰釉,因此釉层给人一种又薄又透明的感觉,拥有较强的光感。在早期,龙泉窑瓷器的胎比较白,比较常见的器形是盘、碗、壶。到了北宋中期,胎的颜色变深,渐渐变为了灰色或者是浅灰色,施以青黄的釉色。在装饰方面一般都是运用刻花、篦点或篦划纹,另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一些纹饰。图案的花纹一般都是对称的。
2、南宋。南宋的龙泉窑瓷器的釉层比较厚,胎色比较白,在深中还泛着灰色。南宋龙泉窑所产的瓷器除了延续北宋的一些器形之外,还多了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等一些新器形。
在装饰方面,南宋的龙泉窑瓷器是以刻花为主的,在碗心有阴文“金玉满堂”或者是“河滨遗范”。
3、元代。元代的龙泉窑瓷器的造型大多都比较高大的,并且胎体十分厚重。从胎色上来说,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和南宋的龙泉窑瓷器基本上是一样的,仿古的器物比较少见,器物上面通常都有花纹,题材有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等等……
4、明代。明代的龙泉窑胎比较粗,与元代的感觉差不多,但是相较而言更为粗糙一点。比较常见的器形有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等等,纹饰题材有人物故事、金玉满堂等字~
龙泉瓷器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龙泉窑因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中国五大名窑中的哥窑,指的就是龙泉的青瓷。 龙泉瓷的特点: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艺美术设计装饰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