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贫困户是指建档立卡户吗
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建档贫困户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包含人群不同、判定标准不同、享受政策不同。
我国的贫困户是包括绝对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而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在国家的扶贫管理系统中能够查询到贫困户。国家开始扶贫工作的时候,就把所有识别的贫困户录入到国家贫困系统,随着逐年贫困户鉴定识别标准的变化,有些贫困户虽然在系统里有档案,但是不一定是在册贫困户。
一、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的区别
1、建卡立档户和贫困户是包括关系: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所以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2、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的标准不一样:
这两类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贫穷”,只是认定的标准不一。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建档立卡户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筛选出符合建档立卡户的家庭上报。
二、农村贫困户分为:绝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户
1、绝对贫困户
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在测量绝对贫困标准时,一般只考虑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须购买的物品,并且,所购买的物品应当是最简单最经济的。
2、相对贫困户
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
法律依据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村组织实施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退出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第二十一条 各定点扶贫单位应当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细化实化帮扶措施,督促政策落实和工作到位,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低保户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包括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家里还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生产劳动发家致富,低保户包括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困难只能吃国家救济的家庭,除了临时失业的,基本上不可能再脱离这个层次。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经过县乡村三级实地考察和评价过的贫困户,并且在扶贫档案上面是有记录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准扶贫,这种贫困户哪个方面穷就扶助哪个方面。像这种降档立卡的贫困户,每人手中都会颁发一张贫困帮扶卡,白说的话就是有帮扶证的贫困户。
建档立卡户的贫困状况是清楚明确的,可以通过精准扶贫动态扶贫帮助脱贫,脱贫成功以后就不再是建档立卡户了,回归到普通农民身份。也就是脱贫户,可以和大家一起奔小康了。
二、低保户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这些群众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国家会给予一定现金资助,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我国社会救助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普通国民的基本生活。
现行我国低保主要分为城市低保与农村低保两大类型。
低保户也是有证的农村贫困户。低保户的认定标准是,本村集体常住的农民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明显的低于当地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水平。普通的农民两不愁三保障,低保户就达不到这个要求。两不愁是指不愁吃穿,三保障是有医看有房住有学上。
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农村的贫困户经过兜底调查,发现形势十分的严重,有的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帮扶,混低保的大有人在。扶贫致富奔小康任务艰巨,所以精准扶贫帮扶下乡,成了今年的扶贫工作重点。
所以两者的区别就是低保户可能由于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一般来说很难脱离这个行列,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劳动力存在通过国家精准扶贫以后大多可以脱离贫困户身份回到普通农户当中。农村低保户不算建档立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五十四条 国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国家支持农民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具备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国家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