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蓝码和绿码的区别有哪些 蓝码可以正常出行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人员核酸

导语:健康码是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也是一种便利化出行措施,全市通用。那么,蓝码和绿码的区别有哪些?蓝码可以正常出行吗?一起来看看。

蓝码和绿码的区别有哪些 蓝码可以正常出行吗

 蓝码和绿码的区别

 区别是核酸检测间隔时间的不同,蓝码是核酸检测超过三天(72小时),但未超过五天(120小时),核酸色彩模块显示为深蓝色。绿码是2天内核酸检测的结果。蓝码比绿码降了一个级别。绿码:凭码通行,健康码绿色和蓝色分别代表的是一个等级,都是安全的,不过绿色的安全系数最高。

 “健康码”主要分为三种:绿码可以直接进入该地区,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

 “健康码”管理信息系统以真实数据为基础,连通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清单等相关数据库,根据群众申报信息与后台数据的校验比对结果发放“健康码”。

 为推动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

 湖南省健康码多了蓝码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湖南省多地发生入(返)湘人员没有落实落地检措施引起疫情传播的情况,为了更科学精准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湖南省健康码已上线蓝码。

 据了解,11月23日晚,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进一步加强来长返长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措施。其中要求省外和疫情严重的省内地区来(返)长人员抵长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商场超市、农集贸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酒吧、网吧、密室剧本杀、棋牌室、麻将馆等公共场所,不得参加人员聚集性活动;有其他确需外出的,要自觉规范佩戴口罩。

 省外和疫情严重的省内地区来(返)长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返)长。抵长后立即进行一次“落地检”,前三天每天一次核酸检测(三天三检),第5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取消弹窗提醒。

 不仅长沙,湖南多个市州对来(返)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适时进行了调整,均提到“来(返)人员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超市等公共场所”。

 一、哪些人会被赋蓝码呢?

 外省入(返)湘人员自抵湘之日起5天内,“湖南省居民健康码”会赋蓝码(红黄码除外),并弹窗提示“入(返)湘人员未满5天”。

 二、蓝码人员正常就医、孩子上学等受影响吗?

 正常工作、看病就医、孩子上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受影响,各地不得加以限制。但提醒持蓝码人员请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全程带好口罩。蓝码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可在绿码采样点进行采样。

 三、蓝码人员要注意些什么呢?

 自己的健康码变为蓝码后,请不要前往餐饮服务、购物中心(含百货店)、商场超市、农集贸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网吧、酒吧、密室剧本杀、棋牌室等公共场所。

 四、蓝码人员该如何解码呢?

 持蓝码人员抵湘后的前三天,请每天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含“落地检”),第5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自动转绿码。请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如未进行核酸检测可能会变为黄码。当被误赋蓝码后,可向辖区社区、街道、县区疾控中心申诉解码,凭行程卡记录解码。

通过绿、红、黄三色健康动态码进行人员分类管理。

一、红码标准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实施居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确诊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3、来自疫情特别严重的湖北省和其他高风险地区的人员。

4、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5、其他需要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

二、黄码标准

1、体温37.3℃及以上或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干咳、咳痰、鼻塞、咽痛、气促、呼吸困难)、身体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关节酸痛)、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结膜出血等临床表现之一的人员。

2、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

3、14天内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密切接触,如搭乘同一公共交通工具、居住在同一楼栋单元等情况。

4、其他需要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

三、绿码标准

1、除红码、黄码标准以外的其他人员。

2、列入我省疫情防控“白名单”人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