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地形,陆地有哪几种基本地形.
地形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体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这种状态.
陆地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特征如下: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平坦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1、概念不同
地形: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地貌:又称地形。但是实际比地形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
2、形成原因不同
地形: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山谷、山脊、鞍部、山顶、洼地、陡崖、三角洲、冲积扇等。
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气候地貌等类型。按动力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成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等类型。
3、实际应用不同
地形:平原一般好种植,所以农业社会重视平原。中国农业种植重视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功能及小型的山间平原。油气在盆地,能源时代的地质学重视盆地研究。
地貌:海拔高度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不同海拔高度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同,地貌对城市的布局和景观有直接的影响,地貌构成了景观的骨架,形成风格各异的自然景观。
扩展资料: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
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地貌的物质组成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流水地貌中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由颗粒较细的泥沙构成,土壤肥沃,对农业生产特别有利。黄土地貌是由深厚疏松的黄土构成的,土层厚,持水性好,耕性好,富含钙、磷等矿物养分,适合农作物生长。
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地貌制约着城市的拓展方向和城市的空间格局。河谷、山谷中的城市只能线性延伸,如兰州城只能沿黄河狭长的谷地向西扩展。
高原、平原上的城市可向四周呈放射状或棋盘状扩展,如拉萨、北京的城市街区像棋盘一样。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街区则呈立体发展态势,如山城重庆就位于坡麓上,整个城市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百度百科——地形
百度百科——地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