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是几级保护动物?
野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鸡学名“环颈雉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又属于“三有动物”,即有益的、有重要生态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多是栖息在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属于杂食性的,所吃的食物随地区以及季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
特点
环颈雉属于雉科,是雉科家族分布最广的成员。因为雄鸟的颈部有一圈白环,这个特征十分好辨认,所以就有了环颈雉这个名字。
雄性环颈雉非常漂亮,它们的头部和颈部为墨绿色,在阳光下会有金属般的光泽,眼睛周围长着鲜艳的红色脸蛋儿肉垂,全身金红色的羽毛,点缀着浅色或暗色斑块,还有着长而斑斓的尾羽,非常华丽,引人注目。而雌鸟则是全身黄褐色,布满深色斑纹,尾羽也没有雄性的长。
山鸡和野鸡之间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它们是同一种动物。山鸡和野鸡也被称为雉鸡。野鸡是不能吃的,因为它们属于野生动物,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1、山鸡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且不怕雨淋,夏季可忍耐32℃左右的高温环境,冬季可忍耐-35℃的低温环境。山鸡可以在雪地上行走觅食、栖居过夜,能够饮用带冰碴的水。
2、山鸡达到10月龄即可性成熟,雄性体重1.5公斤左右,雌性体重1公斤左右,通常雄性比雌性早熟30天左右。
3、山鸡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4-7月份,年均产蛋量为40枚左右,蛋重为26克左右,蛋壳的颜色为橄榄色、褐色、土**或蓝色。
4、山鸡性情活泼,善于奔走,飞行能力不强,白天喜欢沙浴,夜间肃静不食。
野鸡介绍
野鸡是动物学上雉鸡类动物的俗称,据说汉代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汉高祖下令将雉鸡改为野鸡称呼。雉,也称雉鸡、山鸡、野鸡。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
雄雉重1~1.5千克,羽毛色彩鲜艳,尾羽40~50厘米,有黑褐相间的横纹,两颊绯红,颈部紫绿色。雌雉重1千克左右,夹杂着黑栗及沙褐色,尾羽较短,一般不超过30厘米,无绿颈和白环。
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野鸡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