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加味黄柏

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边有很多人都会吃一些药物调养身体,一般都是以中成药为主,加味四妙丸是用于什么方面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1

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四妙丸的作用

四妙丸主要有抑菌,解热,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

四妙丸副作用

对于虚寒痉证、带下、风寒湿痹的病人就不适合服用四妙丸。

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四妙丸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要作用于中医临床上痹病里的下肢关节肿痛,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小便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瘘病里的下肢瘘软,走路无力,两足麻木肿痛或筋骨疼痛,小便赤涩热热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加味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2

二妙丸(散)和四妙丸均以燥湿清热为主,用于湿热病症。二妙丸(散)用于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各种病症,而四妙丸则是以二妙为底,主要治疗湿热痿痹症等。在药理作用方面,由于二妙丸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某些以变态反应为诱因的疾病疗效颇佳;而四妙丸中因加味的牛膝、薏苡仁能增强免疫功能,故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宜用于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的疾病。

1、二妙丸

二妙丸方中以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两药同可燥湿,故二妙丸主要用于湿重于热的情况。祛湿不仅要健脾,也需理气,苍术芳香走窜的特点,可促进气血循环,加速病理产物的代谢吸收,缓解炎症症状,促进皮损的愈合。在皮肤病方面,黄柏尚有解毒疗疮之功。

2、四妙丸

四妙丸是在二妙丸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以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苍术燥湿健脾为臣,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兼可引药下行,同时为佐、使药。薏苡仁渗湿泄浊,导湿热从小便出,为佐药。苍术和薏苡仁配伍,强化健脾利湿之功,断湿热之源。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之功,是治疗下肢痿弱,足膝红肿,筋骨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之良方。本方重用薏苡仁,而黄柏用量较二妙丸减少,且采用盐炒黄柏,乃取其偏于滋阴降火,从而全方的清热的效力大为减弱。因此,四妙丸偏于利湿除痹,而二妙丸专于清热燥湿。

3、功能主治比较

3.1 二妙丸的功能主治 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及《二妙丸非处方药说明书》中载明的功能主治,临床主要治疗下肢丹毒、白带、阴部(囊)湿痒、湿疹。

3.2 四妙丸的功能主治 足膝红肿热痛:即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对此疾病,二妙丸与四妙丸疗效相似,但由于四妙丸加牛膝和薏苡仁,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疗效更有针对性。

3.3 两方功能比较 根据以上功能主治的分析,不难看出二妙丸和四妙丸的`区别:二妙丸是专门清热燥湿的基础方,其应用范围为湿热证。四妙丸是二妙丸加味方,是专门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的湿热痿痹方药。但目前,临床中有采用四妙丸治疗皮炎、湿疹等疾病的情况,似与二妙丸混淆,应加以注意。

4、讨论

现代药理学显示,二妙丸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某些以变态反应为诱因的疾病疗效颇佳;而四妙丸中因含有增强免疫作用的薏苡仁,不应用于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的疾病。中医学认为,二妙丸的功效是攻补兼施,健脾燥湿,清热利湿。而四妙丸的功效是偏于补,兼有补肾活血通痹之功。因此,对于急性皮炎、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妇科附件炎、糜烂性宫颈炎、下肢丹毒、带状疱疹、脚气感染等疾病,首选二妙丸。而对于以上疾病慢性期,湿热不重,尤其是老年人、下肢关节痹痛、痿软无力可用四妙丸。

紫鑫 四妙丸会员价:¥35.00 四妙丸由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组成,而二妙丸由黄柏、苍术组成。一字之差,二妙丸比四妙丸少了两味药。那么,四妙丸和二妙丸由区别吗? 四妙丸由黄柏(盐炒)、苍术、薏苡仁、牛膝组成。方中黄柏,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健脾燥湿除痹;薏苡仁健脾利湿除痹;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下焦。 二妙丸,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水泛丸的工艺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二妙丸是中医用于燥湿清热的基础名方,广泛应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炎症、红肿、渗出等症。临床中在各科都有应用,只要是辨证为湿热证,尤其是湿重于热证,均可使用。 二妙丸(散)和四妙丸均以燥湿清热为主,用于湿热病症。二妙丸(散)用于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各种病症,而四妙丸则是以二妙为底,主要治疗湿热瘘痹症等。在药理作用方面,由于二妙丸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某些以变态反应为诱因的疾病疗效颇佳;而四妙丸中因加味的牛膝、薏苡仁能增强免疫功能,故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宜用于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的疾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