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同时构成管辖权与管辖权有何区别
不同案件的种类对管辖权有不同的规定,以房屋纠纷为例,房屋、土地属于不动产,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 人民法院管辖 ,不能由当事人协议改变。不动产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是世界各国 民事诉讼管辖 的通例。 房屋纠纷要向房屋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房屋、土地属于不动产,不动产还包括山林、水库、水塔、游泳池等附着于土地上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将减少其价值的财产。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不能由当事人协议改变。不动产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管辖的通例,主要是为了便于对不动产的调查、勘验,便于判决的执行。 不动产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它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与其他法定管辖相比,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排他性与强制性。 《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 不动产纠纷 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 继承遗产纠纷 提起的诉讼,由被 继承人死亡 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属于我国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涉外民事案件有: 1、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 企业合同纠纷 ; 2、在我国履行的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合同纠纷; 3、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纠纷。
以民事诉讼为例,法院管辖权是指具体的民事案件应当由哪一个法院受理并裁判。管辖可以分为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用以确定由那个地区的法院管辖,级别管辖用以确定由哪一级别的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约定管辖,但是不得违背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我国法院地域管辖的基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