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想象的区别是什么?
词目:好像
发音:hǎo xiàng
释义:好似 ;有些像;仿佛:他们俩一见面就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想象
编辑本段一.定义:
1.普通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也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2.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可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例如:不难想象/想象不出。
3.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
编辑本段二.类型:
a.想象可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
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梦是不随意想象的极端情况。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b.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想象则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存在于整个过程之中。即作家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调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进而形成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童话创作离不开想象,而童话创作中的幻想形象就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让儿童多读童话作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编辑本段三.相关词:
想象力: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1、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2、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象和像
汉字中,有些字的发音、写法和意思相近或相同,但又有细微的差别,人们使用时,往往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象”和“像”在有些报刊杂志和教材中用法就不一致,这个问题和汉字简化有关。
汉字简化以前,这是两个不同的字,虽然它们的读音完全一样,但意思不同,各有各的用法。
“象”的第一个含义指哺乳动物——象,如:大象、非洲象、印度象、象牙等。第二个含义是形状、样子,如:形象、景象、印象、气象等。第三个含义是仿效、摹拟,如:象形文字、象声词、象征等。
“像”的第一个含义是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如:画像、雕像、塑像、像章等。第二个含义是相似,如:他两个长得很像,如同一个人。第三个含义是比如、比方,如:箭像雨点一样落在船上。第四个含义是好像、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像”字有这么多含义,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第一个“画像、雕像”的意思,这是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是在1964—1968年期间出版的。 1964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简化汉字总表》。在这个总表中,“像”是作为“象”的繁体字出现的,但注明“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像’ 字”。所以在此之后出版的词典仍保留了“像”字,但是只有第一个含义,也就是说,只有在涉及到“人像、画像、塑像”等情况时,才用“像”,其余都用 “象”。在1964—1968年间出版的工具书和印刷品都是根据这一原则,教材当然也不例外。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在使用中感到有些混乱,还不如原来那样好,比如说“他很象他哥哥”,按1964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总表》的规定,应该用 “象”,但是从语义上分析,与人的模样不无关系,似乎用“像”字更贴切,也更加合理。如果就这一种情况还不算难办,问题是还有“这件衣服很象我那件”“这种水果很象梨”“这儿就象我的家”之类的句子,从语法结构看,与“他很象他哥哥”相同,但语义与人物无关,那又该用哪个呢?没法说清楚。所以后来经专家学者研究讨论,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汉字总表》时,对个别字作了调整,其中就包括恢复“象、像”的原状,“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
但要把所有的书籍教材中的类似情况全部更正过来,一时还来不及,估计这种新旧交替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希望大家在使用时严格注意这两个字的区别.
“象”和“像”的用法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4. 好像、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参考资料:
http://www.pep.com.cn/200406/ca522816.htm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