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月与日历月有什么区别
自然月与日历月的区别是对象和天数区别。自然月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转一圈的周期单位。日历月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圈的周期单位。月亮的一个自然月是27.2天,平年是12个月,闰年是13个月。地球的一个日历月一般是30天左右,一年是365天多一点,一年分12个月。我国的日历是阴阳历,按地绕日12个月划分的。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2、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搜狗问问
二、计算方式不同
1、自然月:自然月是指每个月的1号到该月的最后一天,是按照阳历来计算的。
2、月: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三、包括范围不同
1、自然月:仅包括阳历算法。
2、月:月包括自然月,也包括农历算法和阳历算法。
社保交费每个月一交和一个季度一交的区别主要在于影响社保福利待遇的享受,比如:如果按月交,当月若发生住院的,可正常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而按季交,当月则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也就是说,如果按季缴纳社保费,存在不能正常享受医疗报销政策的风险。
单位只有连续按月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保,职工才能享受正常的医保、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保福利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若未按时缴纳社保,一样不能享受社保福利待遇。特别是生病或受伤住院时,不能正常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扩展资料: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第十条 缴费单位必须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
征缴规定:纳费人报送的纳费申报表,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查无误的,缴费单位个人必须于每月15日前,全额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十三条 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