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和城市的区别
一、人口类型:
1、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2、城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二、生产模式
1、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聚集了大量非农业人口的县以上政府所在地,经批准可以设为城市。
2、以农业为依托,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经批准可以设为镇。
三、广义、狭义理解
1、城市的狭义理只含市不含镇,广义理含市又含建制镇。
2、城镇的狭义理含市和建制镇. 广义理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
扩展资料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口相对比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城市要求有一种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合理的法律。
百度百科-城镇
百度百科-城市
城市人口和城镇人口有什么区别吗?
生源类别是根据生源地来判断的。
考生生源地乡镇还是城镇通过户口本进行区分的,户口簿首页的左上角,户口性质一栏内,注明是农村户口或者非农业户口(城镇),这就决定生源地是乡镇还是城镇。考生生源地现多用来指高考考生的原户籍所在地,当然也可以指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户籍所在地。
扩展资料:
积极作用:
1、户籍制度改革·目标-2020年实现1亿农业人口城镇落户。
2、户口迁移政策·落户-建制镇和小城市全面放开大中城市门槛也相对降低。
3、特大城市上海广州等--实施积分落户制度。
4、居住证制度·教育-积极推动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
5、居住证制度·社保--缴社保一定年限可落户有助农民工参保。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城市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在中国大陆,城镇人口自1990年代前后在统计学领域渐渐使用较多的用语,以代替之前非农业人口。在统计上,城镇人口为在城镇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人口。
2、划分标准不同
根据常住人口的多少,可分为城市和城镇两类。2万人以上的为城市,其常住人口为城市人口。中国现行划分标准是:城市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为小城市;10万-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
2000人以上,2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50%的为城镇,其常住人口为城镇人口。有些港口、工矿区、铁路枢纽、商业中心、风景旅游区等,虽不足2000人,但其中非农业人口在75%以上,也可划为城镇型居民区,其常住人口可划为集镇人口。
3、特点不同
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
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一个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及其深刻的变化。换句话说,城市化将继我国工业化之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也将逐步增加。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正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体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