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震级、震感、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力造成的,而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震和振的区别的用法
震动与振动的区别:
1、震动通常是指体积较为庞大的物体发生的短时间的偶尔一次或几次间断式的震动。比如地震,火车震动,房屋震动,坦克震动等等。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比如心灵和思想上的震动。
2、振动是指体积较小的物体,能持续一段时间的,机械式的连续的往复振动。如闹钟振铃,手机振动,等等,这里严格来说都应用“振”,而不应用“震”。振用于抽象的事物时,有激励、鼓动、鼓舞的意思,比如振奋人心,振奋精神,振作起来。
一、震动的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1.震惊﹐惊动。
2.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
3.比喻盛怒﹔威严。
4.(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轰动﹔激动。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雨,辰声。雷、雨常常并作,故从雨。本义:雷,疾雷)
同本义 thunders
震,劈历振物者。―― 《说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春秋》。孔颖达疏:“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
又如:震震(雷、鼓、车、马等所发出的巨响);震厉(雷声);震霆(轰雷,响雷);震雷(响雷);震响(震雷似的响声)
八卦之一。雷之象 oneoftheEightDiagrams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易·说卦》。
又如:震宫(东方);震方(震位,震维。东方);震区(东方)
与天子有关 imperial。如:震位(指东宫,即“太子之宫”);震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震业(帝王的事业);震储(皇储,太子)
威势;威严 power and influence;prestige;dignity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 《国语·周语上》
畏君之震 左传·成公二年》 。
又如:震灼(威势极盛);震肃(因慑于威势而肃然)
动词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shake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后汉书·张衡传》
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水经注·河水》
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汉书·刑法志》
震惊朕师。――《书·舜典》
余威震于殊俗。――汉·贾谊《过秦论》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此时信陵君之威名,震动天下,各国皆具厚币,求信陵君兵法。”
内地为之震。――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震掉(颤动);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围);震裂(物体因受震动而裂开);震主之威(指人威势极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震惊;惊惧;使惊惧 fear;dread;shock
愿承闲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辞·九章·抽思》
簿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韩非子·八奸》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又如:震汗(因惊惧而颤抖出汗);震怖(惊恐);震悸(惊怖恐惧);震慑(震惧。形容极害怕)
心动;激动 (of heart) beat;excite
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国语·周语下》。
又如:震怜(动情怜恤)
振兴;振奋 develop vigorously;rouse oneself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滞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国语》。
又如:震奋(振作奋发);震发(奋发,奋起);震激(振作激发)
怒 anger
震于廷。――《太玄·释》。范望注:“震,怒也。”。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扑(怒而攻打);震愤(大怒)
反义词
静止
近义词
震荡;振动;震撼。
例句: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光闪闪,几声响雷把窗户都震动了。
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临汾城,解放临汾的战斗打响了。
二、振动的基本解释
振动(又称振荡)是指一个状态改变的过程。即物体的往复运动。
在高中物理,可以定量研究(可以用公式法、作图法、列表法给出确定数值)的,只有四种最简单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抛体运动和简谐振动。
复杂的运动,可以依托这四种运动,进行定性研究。
如果硬要定量研究复杂的运动,也是依托这四种运动,作近似研究的。
这四种最简单的运动中,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是"一去不复返"的运动,运动状态(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拓朴(一一对应)的、不可重复的。
“震”多用于指物体猛烈地颤动,也可指重大的事情或消息使人内心不平静,如震耳欲聋,地震、震惊、震怒等;“振”多用于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多指挥动、摇动的动作,也可指奋起、振作,如振翅、振幅,振奋等。
“震”组词
震精、震撼、震动、地震、震惊、震悚、震源、震情、余震、震级、防震、震灾、主震、震中
“振”组词振奋、振动、共振、振兴、谐振、振作、振臂、振拔、振行、颤振、振业、提振、振发、振铎
“震”造句1、地震震动了许多建筑物。
2、余震是什么?
3、我非常震惊。
4、一场地震是一场更大地震前震的概率有多大?
5、主震后又有无数次余震,最大余震超过7级。
“振”造句1、蝈蝈儿发声的时候,两只翅膀就又开又合,翅膀一振动就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像一个歌唱家。
2、喉部送话器直接感受声门处皮肤的振动,不经过空气传导,因而具有很强的抗环境噪声干扰的能力。
3、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4、成千上万的人达成了意识最终的爆发。他们的振动仍然是活生生的,他们的影响在空气里面;你只是需要某种特殊的视角,某种特殊的能力去接受围绕在这片奇特土地上的无形的东西。
5、它是一个隐喻,一首诗,是某种没有形状但又触手可及的东西。它带着振动的某种能量场是其它国家没法相提并论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