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与行书有什么区别?高考作文写行楷电脑能扫描出来么?
1.行楷和楷书的形态不一样
楷书又叫正楷、正书、真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标准字体之一。楷书是从简省汉隶的过程中逐渐变化而来的,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楷书在体势上多呈长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点画布局上布白精密,结体紧凑,重心的安置、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合体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当;点画形态上也极其丰富。楷书是以点画结构为特点的汉字书体,笔法、字形非常的固定。而行楷书的字形是在楷书的点画基础上,略加变动而适于连笔书写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体,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简而言之,就是使字的书写更加灵活,加快书写速度,节省书写时间。行楷将楷书的体势、点画变得圆转连带、变化多样。因为在书写时,楷书的成分多,只是略有行书的笔意,因此叫行楷。行楷结字也很自由,字的笔画可依据不同连笔位置的需要作出灵活多样的变化,书写快捷,不需停笔、顿笔更长的时间。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取顺势,一笔带过。笔道流畅、潇洒多姿,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
2.行楷和楷书的用笔不一样
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中,提笔、顿笔、转笔等运用要求严格,书写要平稳,有轻重提按、入锋回笔等具体要求。笔数,笔顺,一定的行笔规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而行楷的用笔则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便转合理,行笔巧妙。还可以依照书写者的习惯而使笔画的行笔出现各种变化,甚至依照个人不同的审美和书写风格去追求或创造出不同的笔道线条。
3.行楷的笔顺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楷书原有的笔顺
楷书的笔顺比较固定,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是根据汉字结构特点加之人们日常书写习惯而总结出来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楷书的笔顺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了笔顺极容易造成笔画书写不到位,使字形走样,影响书写效果。行楷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有的字中的笔画可以先写,也可以后写,但这也只限于一些非主要的笔画。字中的主笔是要按照书写顺序来写的。
4.行楷和楷书的笔数不一样
写行楷的过程中,个别时候由于连带的需要,加上个别笔画的替代和减省,很多笔画自然地连在一起书写,笔数会比楷书有所减少
书法中的行书,隶书,楷书和草书之间有什么区别
1、用笔上
行书在用笔上有了很大关键性的改变,比方说变楷书的方为圆,并去掉了顿笔。
楷书在用笔上是非常复杂的,除了斜捺之外,起笔和收笔都需要顿笔,尤其是在转折处都需要顿笔。
2、字形上
行书在字形上还借鉴了草书的写法,很多笔画可以做简省和替换,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书写的速度还可以增强表达的元素,起到一种简省笔画,以简代繁的作用。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之所以上述按照楷、行、草、隶书分别叙述,是由于楷、行、草三种书法之间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隶书是一种汉代通用字体,后期应书写麻烦被逐渐淘汰。隶书一般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几种笔画较为固定,为汉字书写确定了不变的形态。改造合体字的偏旁,并使它固定统一。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做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把许多原来不同偏旁的篆字固定为同一偏旁,如“英”、“樊”、“莫”、“真”、“奠”等字,原篆书字底皆不相同,隶字把它们统一为“大”字底。又如“泰”、“秦”、“春”、“奉”等字也是隶变后才统一为春字头的字。这样就使得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在用笔上,方、圆兼用,藏锋、露锋诸法具备:在笔画形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特点,长横画有蚕头,有波势,有俯仰,有磔尾;体势上,由纵势变为正方,又变为扁方的横势;结构上,中官紧收,笔画向左右开展,呈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故有汉隶“八分”的说法。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而草如飞。楷如坐,行如走,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是对隶书的升华。
分别为行书、楷书、草书、隶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