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音调与音色
声音是震动产生的,可分为乐音和噪音两种:
频率恒定的震动就是乐音(例如钢琴、小号、二胡等发出的声音),频率杂乱的震动就是噪音(例如,锯木头,敲鼓,打碎玻璃等发出的声音)
音调和音色都是针对乐音说的
但是像钢琴、小号、二胡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也不是简谐振动的(它的震动波形不是单一的正弦波)只有音叉或者是单一一根琴弦,没有共振腔发出的声音才是近些震动。
钢琴、小号、二胡这样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其实是一个基波频率和它的无数个倍频叠加的震动,而音调是指的它的基波的平率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
音色是说除了基波以外,倍频(也叫泛音)的不同情况,例如:钢琴弹一个DO
,小号吹一个DO,他们的基波频率都是261赫兹,但是他们的泛音组成方式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听上去就有区别。人可以听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区别,也可以听出他们的音高是一样的,这就是说,钢琴弹出的DO和小号吹出的DO,音调一样高,但是音色不同。
如何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
物理音调音色响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如下:
1、响度是振幅的大小,通俗地说就是声音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说音箱声音大就是指响度,因为它播放的音乐不变,音调也没变,再开个玩笑,狮吼功的响度也很大。
2、音调是频率的大小,其实就是振动的快慢,我们说音乐上的男高音,女低音就是指音调高低,在比如《青藏高原》这首歌调子高,就是音调啦!
3、音色是因为材料不同,比如我们听音乐,能区分是那个人唱的,是因为每个人嗓音不同,这就是音色,像小号,钢琴等乐器也可以从音色区分。
一、音调
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Pitch),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即音量(响度)、音调、音色也称音品之一。频率决定音调,物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音调的高低还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因为发声体的结构影响了声音的频率。
二、音调的影响因素
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波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高或低过人的听觉范围,就成超声波和次声波了;声音频率高低叫做音调的高低,振幅叫做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大小决定了该声波携带能量的多少。
三、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色又称为音品。为什么音色不同?是由于不同的泛音总是可组合成为不同的声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的声带,以及其它所有的能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各有特色的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的还可以有仪器显示出波形波形。
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同样的音量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
从波形图上看:
1、看振动的快慢,同一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
2、看振动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越大就是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
3、看它们的波形(圆滑程度),波形不同,音色也就不同。
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RT
1 、频率决定声调的高低,振幅回决定能量的大小 。
2、 音色与振幅和频率答都没有关系,决定音色的是发声体固有的性质与传播介质的性质,想知道具体一点的可以看下面链接.。
3、 如果你玩琴就会发现,越高的音其实声音越小,响度和音调的区分方法就是看强调的是震耳程度还是音乐里的声调高低,如果都不是就归类到音色里吧。
扩展资料:
反馈式
W1作高音控制,W2作低音控制。W1旋到A点时高音提升,旋到B点时高音衰减。W2旋到C点时低音提升,旋到D点时低音衰减。为了使电路获得满意性能,下面条件必须具备:
信号源的内阻(即前一级的输出阻抗)不大。
用来实现音调控制的放大电路本身有足够高的开环增益。
C1、C2的容量要适当,其容抗跟有关电阻相比,在高频时足够大,在中、低频时又足够小; 而C3的选择却要使它的容抗在低、中频时足够大,在高频时足够小。
粗略地说,就是C1、C2能让中、低频信号顺利通过而不让高频信号通过;C3则让高频信号顺利通过而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
W1、W2的阻值均远大于R1、R2、R3、R4。
当R1=R2时,该音调电路的中音频电压增益约等于1。
作衰减--负反馈式音调调节的电位器宜用阻值变化曲线为直线型(X型)的电位器。此时,频响平直的位置大约在电位器的机械中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音调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