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儿子孔子有儿子吗
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qi音其)官氏过了一年后生下一个男孩,这时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来恭喜他,孔子对于鲁国国君的赏赐感到十分荣幸,因此将儿子命名为鲤。同时由于是第一个儿子,所以字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很可惜的是,孔子虽将第一个儿子唤做伯鱼,但一生却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并且先于孔子而死,终年50岁。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生时,鲁昭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因为是中国古代有父不为师的传统,也就是父亲不能收自己的儿子为徒,而当时也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圣人孔鲤师傅的人,所以,孔鲤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为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候”,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
首先说,孔子对孔鲤的教育太过严苛了。
这里就要提到那个故事,过庭语。简单说来就是孔鲤依照礼法,在父亲面前小步快走的经过庭院,却被孔子叫住,问询是否学礼,是否学诗。当孔鲤回答“还没有”之后,孔子对儿子提出了批评。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子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即使在孔鲤已经知道“礼”而“趋而过庭”的时候,依然没有一句表扬,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教育学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叫做“赏识教育”,家长必须经常表现出对自己孩子的认可,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动力。而孔老夫子做的正相反。在他这种严苛的教育之下,即使孔鲤有什么好的苗头也会被打压,也就难怪日后无所建树了。
现代教育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邻居的孩子”,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别人孩子的羡慕,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人家的优点。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看看孔老夫子,他很赏识颜回,于是动不动就是“贤哉回也”,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儿子的感受。
第三点,孔子无私
孔子是个无私的人,他对待人是很客观的,孔鲤确实在才华上有所不足,孔子也没有出于私心可以提拔他。纵观整个论语,孔鲤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在相关的文献中,也几乎没有孔子对他儿子学业上的夸赞。相反,却常常向国君推荐他的优秀弟子。孔子的这种无私,也在客观上让孔鲤失去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从孔子的生平能够看出,他一生在政治上是很失意的,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他也没有多少经济基础,虽然收学费,但是真正的打钱也是子贡在赞助。他真正的资源,也就是人脉和人望了。但是孔鲤作为儿子,在父亲在世的情况下,因为礼制,必然是大部分时间躲在阴影里,曝光率不足,也就造成了他的名声不大。
?
第五点,孔鲤早死
孔鲤在50岁时就死了,对于一个学问世家,50岁正好应该是学问瓜熟蒂落,该出成果的时候,但是孔鲤却死了,既失去了展示学术成就的机会,也失去了维护自己名声的机会,自然在历史上存在感低。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