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做菜用什么油好?这四种油你用对了吗?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橄榄油脂肪酸

一个人可能每天都要吃油,但都吃了什么油?吃对了吗?其实,不同的烹调方式,适宜选用油的种类也不同!

4种常用油,就要这样用

?橄榄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达83%。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体 健康 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推荐:

橄榄油应成为中老年人食用油的首选。

? 用法:

橄榄油含有清淡香味,适合制作凉拌菜。也可用水煮菜后,浇上橄榄油食用。

用橄榄油炒菜时,油温不超过190摄氏度时,橄榄油不会受到影响。

? 用量:

建议每天或隔日进食橄榄油,每日总量不超过35克。

花生油

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花生油价格相对于橄榄油低,且更耐高温。

? 推荐:

对价格敏感者,可用花生油作为主要烹调油。

? 用法: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花生油,油烧到7至8分热即可,避免出现烧到冒烟的程度。

? 用量: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豆油

豆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较低,约为20%左右。

? 推荐:

豆油和橄榄油交替食用,可有效补充豆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不足。

? 用法: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豆油,微微烧热后烹调。

? 用量: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 菜籽油

人体对菜籽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但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

? 推荐:

尽量进食低芥酸菜籽油。

? 用法: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 用量: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3个最容易犯的错

长期只吃一种油

橄榄油应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换着吃。不能简单认为只有橄榄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 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为纯能量食品,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用烹调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即可。

? 先倒油再开火

做菜用什么油好?这四种油你用对了吗?

炒菜时,不要先倒油再开火,等油锅冒烟才开始炒菜。

一般在做菜的时候都会使用到油制品,因为使用油可以很好的进行提味,但是应该要怎么使用油制品呢,可以使用哪些油会比较好呢?以下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的炒菜油的使用,希望能帮到你。

炒菜油的使用1花生油?最适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健康吃法: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注意事项:花生油分为压榨产品和溶剂浸提产品,前者更香,购买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等级高的产品,这是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这方面风险。

2大豆油?不太适合炒菜

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51.7%、油酸22.4%、亚麻酸6.7%和棕榈酸11.1%,由于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维生素E。

大豆油为啥不太适合炒菜?

有实验对常见的四种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产生的油烟浓度和组成进行了研究。产生油烟浓度排名为: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调条件下,大豆油产生油烟的浓度及有害物种类和总浓度都明显高于其他3种食用油,因此建议家庭在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选择大豆油。

健康吃法:植物油怕热,最好只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煲汤及调馅。

3橄榄油?最好凉拌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降低外围血管疾病,改善大脑功能,有助于女性延年益寿。

健康吃法:最好是用橄榄油凉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只用于凉拌或做汤。

注意事项:

1、橄榄油?高温敏感性?强,一旦油锅起烟,就会产生烟雾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风和白内障等疾病危险。

2、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橄榄油掺假现象比较常见,选购时不要贪便宜。

4菜籽油?可以日常炒菜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菜籽油中胆固醇含量极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高达99%,可调节血压、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

1、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因此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2、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好在菜籽油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增强抗氧化作用,使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变质。但还是建议尽量买小瓶装,买后尽快吃完。

5芝麻油?凉拌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健康吃法:最好用于凉拌、蘸料或做汤添加。芝麻油的香气经不住高温加热。

注意事项:通过传统压榨法或水代法生产的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

6亚麻籽油?凉拌

亚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

健康吃法:最好用于凉拌,因为亚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热。

专家建议: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当选择亚麻籽油,对智力发育、延缓记忆力下降有好处。

注意事项:亚麻籽油不饱和程度太高,开封后要尽快吃完。

7小麦胚芽油?凉拌

小麦胚芽油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麦胚芽油富有多不饱和的欧米伽6脂肪酸,该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皮肤及毛发生长,有益骨骼健康。

健康吃法:可以用来做酱、酱汁和蘸料,最好不加热!

8猪油、黄油、牛油?加工面点

猪油为饱和型食用油,和它类似的还有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以及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于饱和程度较高,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这是最为突出的优点。

但是,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以猪油为例,平均每百克含胆固醇93毫克,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健康吃法: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专家建议:除大运动量人群外,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脂,因为摄入肉类和奶类足以获得充足饱和脂肪酸成分。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最好明白,难忘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还是控制食用为妙。

9茶籽油?东方橄榄油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油在营养价值、食疗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橄榄油,并且价格便宜,算得上物美价廉,因此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儿童以及?三高?人

健康吃法:山茶油耐热性较好,适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凉拌菜。山茶油适合与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注意事项: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取土法热压榨方法制油,可能存在杂质多、营养损耗大、易霉变等问题,建议尽量购买大品牌山茶油。

日常用油的误区1长期只吃一种油

橄榄油应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换着吃。不能简单认为只有橄榄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而且不同烹调方式要选用不同的油。比如高温爆炒要选热稳定性好的油脂,如花生油等;煎炸后的油要尽快用掉,不能反复煎炸和长时间存放;凉拌菜和炖煮菜选用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如豆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充分保护和利用其中的维生素E。

2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为纯能量食品,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用烹调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即可。

如果一餐饭、肉类较多,烹调中就应少放猪油、牛油等;如果菜比较油腻,最好选米饭、清汤面或玉米、红薯等粗粮作主食,少吃油、盐、糖含量多的南瓜饼、葱油饼等。

3先倒油再开火

炒菜时,不要先倒油再开火,等油锅冒烟才开始炒菜。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他命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很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而后再加入另一半盐;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炒菜放置配料的顺序醋?早加为好

烧菜时假使在蔬菜下锅后就加一点醋,能减少蔬菜中维C的损失,增进钙、铁、磷等矿物成份的溶解,提高菜肴营养价值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

酱油?出锅之前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份并失去鲜味。因而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才放酱油。

糖?先放糖再放盐

在制作糖醋鲤鱼等菜肴时,应先放糖后加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增进蛋白质凝固而难于将糖味吃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影响其味美。

酒?锅内温度最高时

烧制鱼、羊等荤菜时,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发除去腥气。因而加料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调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另外,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后加酒;烧鱼应在煎好后加酒;炒虾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汤类一般在开锅后改用小火炖、煨时放酒。

味精?起锅前加

当受热到120℃以上时,味精会变为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因而,味精最好在炒好起锅前加入。

猜你感兴趣:

1.炒菜基本常识

2.炒菜吃什么油比较好有哪些用油误区

3.茶树油炒菜的做法

4.炒菜放多少油合适

5.芝麻油炒菜方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