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药、化痰药、平喘药三者有区别吗?(1)
最近,进入冬季,患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孩子明显增多,孩子咳嗽、咳痰明显,家长在给患儿选择治疗咳嗽药物时,一是不知道是选择止咳药好呢,还是选择化痰药好,或者是选择平喘药好;二是因为,现在的这类药物太多太多,心里很是纠结,导致家长出现了“选择困难综合症”。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了解止咳药、化痰药和平喘药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1、所谓的止咳药,又叫镇咳药,临床上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周围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是通过直接抑制大脑的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的,比如吗啡、可待因等。
周围性镇咳药,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官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的,如盐酸那可订等。
有的镇咳药物兼有中枢性镇咳和外周性镇咳两种作用。
2、所谓的化痰药,又叫祛痰药,包括刺激性祛痰药和粘液溶解剂。
刺激性祛痰药,是通过口服后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反射性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液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排出。这类药物,以氯化铵为代表。
粘液溶解剂,在口服后,可使痰(粘)液中的酸性粘蛋白纤维断裂而分解,或使其粘度下降,易于排出。这类药物较多,主要有盐酸溴已新、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3、平喘药,按照其作用方式分为三种。
一种是抗炎平喘药,是通过抑制呼吸道的炎症反应,达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的效果,这类药物现在已经成为平喘药物中的一线药物,而且是以吸入剂为主。这类药物全都是激素,即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
一种是支气管扩张药,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这类药物目前在儿科很常用,主要有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沙丁胺醇、盐酸特布他林,以及氨茶碱等。
另外一种是抗过敏平喘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人体内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而起到平喘的作用,如色甘酸钠、酮替芬、孟鲁斯特等。
以上就是这三类药物的区别,有些医学术语还有些晦涩难懂,但要把有些医学术语解释清楚,还需要大量的篇幅,这篇文章只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其他的以后再写。
止咳药都有哪些种类?中西医止咳药有什么不同?
序言:咳嗽是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上也分为热咳嗽和寒咳嗽两种,一般咳嗽是由风寒所引起的,平时在冬季或者是春季患者出现了咳嗽的情况,而且痰多容易咳出,且呈泡沫状,还伴随有头痛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就属于寒咳嗽。
一、症状表现热咳嗽一般在夏季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咽喉疼痛等症状,这就是属于热咳嗽。不管是寒咳嗽还是热咳嗽都会给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注意防寒保暖。因为寒咳嗽是风寒而引起的,平时可以多喝一些热水和姜茶来缓解症状,如果是热咳嗽的话,平时可以选择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清热解毒的食物也是可以多吃一些的。
二、区分在平时我们要想鉴别是热咳嗽还是寒咳嗽的话也是非常容易的,一般可以从病因来进行区分,热咳嗽是因为受到了热的刺激,比如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下就会容易出现热咳嗽的情况。寒咳嗽是因为着凉没有进行保暖措施,身体受凉而导致的咳嗽,在季节方面也可以区分,寒咳嗽主要在秋冬季节,热咳嗽在夏季会比较多。也可以通过舌头来进行区分,热咳嗽的舌头会偏**,舌体有发红的情况出现,含咳嗽的舌苔发白呈淡红色。
三、治疗方法不管属于热咳嗽还是寒,咳嗽最好是找专业的医生来进行鉴别,确保对症治疗才能够缓解病症。如果平时症状不是特别明显的话,我们可以选择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咳嗽比较剧烈的话,最好是选择清肺止咳的药物,这样也能够很好的缓解病情。如果身体的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平时除了在饮食方面要进行调整以外,也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选择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很多人在季节比较干燥的时候,很多人都容易因为气候导致肺热咳嗽,润肺止咳的药物有很多,一般西药主要是抗生素止咳,而中药止咳的药物也有很多,中药止咳主要从润肺开始。那么,止咳药都有哪些种类?中西医止咳药有什么不同?
1、止咳中成药
1、清热化痰、止咳类川贝止咳糖浆。功效:清热、止咳、祛痰。主治伤风咳嗽引起的痰多、干咳、稠黄痰。
2、养阴清肺、止咳类养阴清肺糖浆。主治:咽喉干咳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临床常见阴虚肺热症。
3、温肺止咳、平喘类消咳喘。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喘息和感冒咳嗽、痰白质稀等。
4、润肺止咳药。用于治疗阴虚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或咽干疼痛等。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服。
2、西药止咳药
1、可待因: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口服后大约1小时就可发挥最大效果。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但不可长期使用,因其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也可引起便秘。
2、咳必清: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频繁咳嗽和百日咳,有局部麻醉的作用。无成瘾性,使用较安全,不适用于多痰患者,否则易引起积痰过多,加剧病情。一次服药作用可持续4~6小时,青光眼病人慎用。
3、咳平:可抑制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较可待因弱,无耐受性及成瘾性。服药后20~30分钟就可见效,作用可持续3~4小时。用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和结核病所引起的咳嗽。口服,每次10~30毫克,每天3次,儿童每公斤体重每次1毫克,每天3次。
4、必嗽平:痰液溶解剂,使痰液变稀,容易咯出。同时作用于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化痰作用。服后1个小时见效,作用可持续6~8小时。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导致的气急等症。胃溃疡病人慎用。
3、止咳化痰吃什么
1、萝卜炖猪肺
材料:白萝卜一个,猪肺1对,杏仁15克。
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后切块;猪肺洗净,切片,杏仁拍碎。将准备好的3种材料加水炖煮1小时后即可。
功效:可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对于久咳不止,痰多气促等有食疗作用。
2、陈皮茜草汤
材料:茜草9克,陈皮18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水浸泡约半小时,然后点火煎煮,共煎煮取汁两次,再将两次药液合并,每日服用2次。
功效:可以补益肺气,燥湿化痰,对肺气不足,咳嗽声音低无力、气短、痰液多而清稀者尤为有效。
3、梨藕甜汁
材料:秋梨1个,莲藕2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秋梨洗净后去皮、核;莲藕洗净去节后一起切碎后捣烂取汁,加入冰糖调匀即可。
功效:可以生津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风热咳嗽,咳痰黄稠而多者饮用。
4、麻黄胡椒蜜汁萝卜
材料: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后切片,放入碗中,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一同蒸半小时即可。
功效:可以发汗散寒,止咳化痰,适用于因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咳痰清稀者食用。
5、萝卜葱姜茶
材料: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成大块放入锅中,加水3碗将萝卜用大火烧沸,小火煮熟,再放入葱白、神经改用小火煮剩下1碗水时即可。连渣一起服用。
功效:可以解表散寒,可用来治疗因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泡沫,畏寒,体倦者食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