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诗词古韵新韵的依据是什么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韵母韵腹

古韵就是水平韵和词林正韵,水平韵是宋代编撰的,词林正韵是清代编撰的。水平韵和词林正韵对每一个字的平仄都做出了限定,如叠字,在古时词里是仄音,在中华新韵里就是平声, 翘字恰恰相反。古韵同时把起韵,就是第一个韵脚和叶韵就是跟进的韵脚以及协韵就是非终句的韵脚,都给予了限定,填词时要从这个表里找。新韵就是中华新韵;也就是现在的新华字典所标注的韵。

梦兰若谷,即日。

诗词的新韵是什么怎样运用

诗词的新韵采用现代声韵,一般依照《新华字典》执行.按照古典的格律、采用现代的声韵,创制或填写的诗词为新韵诗词.其中,古典格律依照古人的诗词谱格执行.

2010年,中华诗词学会发布了中华新韵.中华新韵由《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诗词界传用的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

中华新韵包含十四个韵部,其韵部表如下:

一、麻 a,ia,ua

二、波 o,e,uo

三、皆 ie,üe

四、开 ai,uai

五、微 ei,ui

六、豪 ao,iao

七、尤 ou,iu

八、寒 an,ian,uan,üan

九、文 en,in,un,ün

十、唐 ang,iang,uang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十二、齐 i,er,ü

十三、支(-i)(零韵母)

十四、姑 u

制定原则:

1、韵部划分的依据

——普通话

韵部划分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齐支姑.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两句七言韵语来代表14个韵部:中华诗国开新岁,又谱江涛写玉篇.

2、韵部划分的标准

——同身同韵

韵部划分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开头的部分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是韵母发音的主部,如ua中的a、ei中的e、iou中的o,称为韵腹;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全称韵身.

有的韵母没有韵头,只有韵身.有的韵母没有韵尾,韵腹即是韵身.显然,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

所谓“同身同韵”,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这样就使音韵划分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和尺度,从而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汉语拼音使用英文字母时的具体情况,在判定“同身”时,对个别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用《注音字母》注音,韵头称为介母,没有韵尾,韵母即是韵身.韵母相同,自然同韵,同身等韵就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3、平仄区分的原则

——只分平仄,不辨入声

每个韵部中发音为阴平、阳平的字,即为平声字;发音为上声、去声的字,即为仄声字.不再区分入声字.这样,每个韵部实际上自然分成了平声、仄声两个部分.用入声韵的词牌,用新韵时改用仄声.

为了同时使用《平水韵》时更加方便,在每个韵部的后面标出该韵部平声字中所含的原入声字.仄声部分中的原入声字不再标出.

4、多音字归属原则

——音随意定,韵依音归.

对于多音字,根据其不同的读音,分别归属于相应的韵部.在使用时,根据该字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确定其读音,从而确定其所属韵部及其平仄划分.

5、与旧韵书的关系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我们认为,声韵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简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试行,还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希望这个《简表》能够对广大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诗坛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使用新声韵的好诗,这是我们公布这个简表的根本目的.

问题说明:

1. e、o 同韵.

e 与 o 在汉语拼音中发音的区别,是依赖于声母的,当其与 b、p、m、f 相拚时,发 o 音,与其它声母相拚时,发 e 音.它两个其实是一个韵母,只是与不同的声母相拚时,才造成了读音的微小差别.《平水韵》同归五歌,《十三辙》同入“梭波”,说明古时差别更小.《注音字母》中用ㄛ、ㄜ表示,采用两个形近的字母,正是反映了读音的实际情况.因此,把 e、o 归入同一韵部,是在实际发音上是不违反“同身同韵”的标准的.

2. eng、ong 同韵.

韵母 ong 的使用,只是《汉语拼音方案》的特殊处理.从音韵学角度上讲,ong、iong 的韵腹都不是 o,而是 e,即应为 ueng、ǖeng,其韵身都是 eng .《汉语拼音方案》中还有一个韵母 ueng,与 ong 同音,可见 ong 与 ueng 是等效的.在《注音字母》中,ong、iong 即为ㄨㄥ、ㄩㄥ.介母不同,韵母同为ㄥ,其与 eng 同身同韵的状况,更是一目了然.《平水韵》分为一东二冬八庚九青十蒸,至《十三辙》统归中东,反映出古人已经认识到它们可以是同韵的.

诗词古韵新韵的依据是什么

3. ie、ue 的韵身不是 e,而是 ê.

我们所说的“同身同韵”的标准,是以字的实际读音为依据的.《汉语拼音方案》为了简便,对个别字母的使用做了调整.比如,ie、ue 中的 e 实际应是 ê,即《注音字母》中的ㄝ,为了简便,以 e 代之.注音时是简便了,划韵时却增加了一层假面具.必须抛开假面具,按照其实际读音划韵.因此 ie、ue 不应与 e 同韵,而应自成一韵.《平水韵》中,此二韵杂于九佳六麻,《十三辙》始辟“乜斜”,反映出读音的发展分化状况.

4. an、en 不同韵.

这两个韵母的字,有一部分在古代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因而《平水韵》把它们归入同一个韵部(十三元).现今有些地方方言中还保留着这种坊音,但普通话中已明显的区别出来了.这两个韵母虽然都是以鼻音n做为韵尾,但做了韵腹的主元音不同,因而韵身不同.按照“同身同韵”的标准,不应同韵.

5. en、eng 不通押.

古人多有 en、eng 通押现象,多见于词.现今有的地方方言中,仍有 en、eng 不分的现象,即是古音的残留.普通话中,它们的读音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不能通押.且新韵只有十几个韵部,字量大,余地大,用韵再无放宽的必要.因此,不论从“同身同韵”的标准来说,还是从具体操作的尺度来说,这两个韵部都不应再通押.

注:为简便起见,本文所举旧韵部仅为平声韵部,对其仄声韵部,根据“同身同韵”的标准,读者用者自会解决其韵部归属,兹不赘.

中华新韵的字简表参见百度百科“中华新韵”词条,链接如下(因百度知道回答问题字数有限制,我就不复制粘贴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2.htm?fromTaglist

诗词的新韵是指1911年以后出版,并且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基础语音编写的韵书。

运用:韵母开头的部分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是韵母发音的主部,如ua中的a、ei中的e、iou中的o,称为韵腹;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全称韵身。

新韵韵书的代表作品主要包括,1941年黎锦熙先生主编,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华新韵》(俗称18韵);196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韵新编》;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推出的《中华新韵》(俗称14韵)。

扩展资料

诗词新韵运用的注意事项

随着时代的变迁,语音系统的变化,新韵的诞生是必然的产物。虽然采用的语音系统不同,采用的韵书不同,但只要严格遵守诗词格律,一样可以写出严谨、优美的格律诗词。

倡导新韵诗词,并不是要取消、否定古韵诗词,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只是大家在用韵时不要新韵古韵混押,这一点十分重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