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解释一下!!!!!!
土壤与化肥各具酸碱性,在酸性土壤上选用碱性肥料,在碱性土壤上选用酸性肥料,是减少肥料养分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的合理施肥重要原则之一。
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当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离子的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等时则为中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叫做酸碱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pH等于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土壤的 pH值一般变动在8至10的范围内。一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酸碱条件,是在pH值6.0至7.5的弱酸到弱碱范围内,土壤过酸过碱都会对植物产生毒害。土壤的酸碱性是可以判断的,一是看土色。红色或**土通常为酸性。如红壤旱土、黄泥田、红壤荒地等。红壤因成土母质不同,酸性强弱不同,一般红壤pH值为4.5至6.0,黄壤酸性较大,一般pH值为4.0至5.5。二是看水质。如灌溉水、田水中浑浊,甚至出现锈膜,表明土壤酸性较强。长期引灌石灰岩溶洞水,土壤多为碱性。三是看石头。石黄沙岩、粉沙岩、板页岩等地区的田土及山地的土壤多是酸性;在石灰岩和钙质紫色土地区的田地和山地多是微碱性。四是看植物。观察野生植物中有无喜酸指示植物。凡是田土附近坡地和山林中,长有栲稠、苦槠、毛栗、闹羊花、杨梅、茶树、马尾松、杉树、杜鹃花、石松等耐酸性植物,说明土壤酸性很强;凡是长有南天竺、柏木、棕榈、枸杞、石苇、卷柏等植物表明土壤带碱性。
与土壤一样,化肥有酸碱性之分。化肥的酸碱性可分为化学酸碱性和生理酸碱性两种。化学酸碱性是指肥料溶于水中所呈现的酸碱性。按着这一定义可把肥料分为化学酸性肥料、化学碱性肥料、化学中性肥料。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等,溶于水中呈现酸性或弱酸性的肥料称为化学酸性肥料;氨水、碳酸钾等,溶于水中呈现碱性或弱碱性的肥料称为化学碱性肥料;碳铵、硫酸钾、硝酸钙等,溶于水中呈现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称为化学中性肥料。
生理酸碱性,就是把肥料施入土壤,经过植物吸收作用以后,土壤所呈现的酸碱性。根据肥料施入后在土壤中呈现的酸碱性不同,可将肥料划分为生理酸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和生理中性肥料。硫酸铵是一种常用氮素化肥,施用后可在土壤中分解为铵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虽然这两种离子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植物吸收的铵离子量远远大于硫酸根,因而大部分硫酸根遗留在土壤中。在植物吸收铵离子的同时,又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呈酸性的为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钠、硝酸钙等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呈现碱性,因而称为生理碱性肥料。碳铵、硝酸铵、尿素等,施入土壤经植物吸收作用后,土壤呈现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称为生理中性肥料。
花卉等植物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酸碱性,植物对酸碱的敏感性及水浇条件,确定施入化肥的种类,以提高肥效。中性土壤一般不择肥料,只要讲究施肥技术就能较好地发挥肥料的效果。但是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不仅不利于作物生长,而且会迫使土壤溶液中大多数营养元素的效性降低,保肥供肥性变差。为了发挥肥料的经济效益,在碱性土壤上,必须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在酸性土壤上应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碳铵、尿素、钙镁磷肥、硝酸钙等。其作用是通过肥料的酸碱性去中和、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使其逐渐向中性方向转化,以提高肥料养分的可溶性,可给性和有效性,这也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反之,若长期单独在酸性土壤上施用酸性肥料,就会使土壤酸化,板结化和贫瘠化;而在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上偏施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就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结构恶化和肥力退化。
鉴别硝酸铵和碳酸氢铵
碳铵是一种速效氮素肥,分子式为NH4HCO3,外观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易分解。
化 学 名: 碳铵;酸式碳酸铵;重碳酸铵
英 文 名: ammonium bicarbonate,ammonium hydrogencarbonate
分 子 式 :NH4HCO3
物化性质: 白色单斜、斜方晶体或不规则晶体,大多数结晶粒度为20--60目,有氨味。密度1.573,容重0.75。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溶于醇和丙酮。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易分解。分解速度受环境温度、本身含水量和结晶粒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化学性质稳定,基本不分解;10-20℃时,分解不显著;30℃以上时,大量分解。碳酸氢铵分解的条件是加热。分解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NH4HCO3—加热→NH3↑+H2O↑+CO2↑碳酸氢铵吸湿性强。含水量较高的碳酸氢铵容易结块。农用碳酸氢铵的含碳量为17.1%
硫酸铵、硝酸铵不能和盐酸反应,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钡、氢氧化钡属于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和硫酸铵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硫酸钡、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BaCl 2 +(NH 4 ) 2 SO 4 ═BaSO 4 ↓+2NH 4 Cl、Ba(OH) 2 +(NH 4 ) 2 SO 4 ═BaSO 4 ↓+2H 2 O+2NH 3 ↑.
故答案为:BaCl 2 ;Ba(OH) 2 ;BaCl 2 +(NH 4 ) 2 SO 4 ═BaSO 4 ↓+2NH 4 Cl;Ba(OH) 2 +(NH 4 ) 2 SO 4 ═BaSO 4 ↓+2H 2 O+2NH 3 ↑.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