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兹定于10月1日…”中的“定”和“兹订于10月1日…”中的“订”哪个使用正确?急!急!急!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用语现在

现代汉语发展到现在,这两者的区别已经不大,大家基本会理解同一层意思,但过去是有区别的,“兹定于”是已经决定地点、场所的用词,例如某人家庭,而“兹订于”是告诉你被邀请方,我们出钱订于某地点了,例如酒店。

“兹定于”的“兹”是什么意思啊

“兹定于”是应用文如告示、通知等中常用的开头格式。就是现在决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办什么事什么仪式等)的意思兹的三种解释。

兹是一个中国汉字,有两个读音为zī、cí。形声字,从艸,滋省声。本义:草木茂盛 。《素问·五藏生成论》等均有相关记载。

兹的意思:

动词:

(1)形声。据《说文》,从艸,滋省声。本义:草木茂盛 同本义

兹,草木多益也。——《说文》

(2)又如:兹兹(增加繁殖)

名词

(1)年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吕氏春秋》

(2)古代称草席

蓐谓之兹。——《尔雅》。注:“兹者,蓐席也。”

(3)现在:此时

兹予大享于先生,尔祖其从与享之。——《书·盘庚上》

代词

(1)这个,此

总兹戎重。——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挥手自兹去。——唐·李白《送友人》

又如:兹事体大(此事牵连甚广,关系重大)

(2)这里

文王既没,文在不兹乎?——《论语》

语气词 ,可不译。

周公曰:呜呼!休兹!——《尚书·立政》

副:通“滋”。

(1)更,更加

由由乎兹免。——《管子·小问》

行地兹远。——《管子·小匡》

赋敛兹重。——《汉书·五行志七》

(2)增加,增益 。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诗经·邶风·泉水》

扩展资料:

应用文书具有独特的专用语言,常见的有以下8类:

1:开头用语

用于说明发文缘由,包括意义、根据,或介绍背景材料及情况等。如:为、为了;根据、按照、遵照、依照;鉴于、关于、由于;目前、当前;兹(指现在)、兹有、兹将、兹介绍、兹派、兹聘。

2:承启用语

用于连接开头与主体文部分,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惯用语。如:根据······决定,根据······特通告如下,依据······公告如下;为了······现决定,为······通报如下,现就······问题请示如下;

3:引述用语

用于批复或复函引述来文作为依据的用语。如:悉(知道),收悉,电悉,文悉,敬悉,欣悉。

4:批转用语

用于批转批转、转发、印发通知时的用语。如:批示,阅批,审批,批转,转发,印发。

“兹定于10月1日…”中的“定”和“兹订于10月1日…”中的“订”哪个使用正确?急!急!急!

5:称谓用语

对各机关称谓的简称。如。我(部),贵(局),你(省),本(部门),该(处)。

6:经办用语

表明工作处理过程或情况。如:经,业经,兹经,未经;拟,拟办,拟定;施行,暂行,试行,可行,执行,参照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

7:表态用语

用于表态的语言。如:不同意,原则同意,同意;不可,可办,照办;批准,原则批准。

8:结尾用语

(1)用于请示。如:当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妥否,请批复。

(2)用于函。如:

请研究函复;盼复;请与复函;不知尊意如何,盼函告;望协助办理,并尽快见复。

(3)用于报告。如:请指正;请审阅。

(4)用于批复、复函。如:此复;特此专复;特函复

(5)用于知照性公文。如:特此公告

兹的三种解释

1、这个:兹事体大(这件事是大事)

念兹在兹(念念不忘某件事)

2、现在:于兹已有三载

兹订于9月1日上午9时在本校礼堂举行开学典礼.

3、年:今兹

来兹

结论:很明显,你说的兹该取“现在”之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