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46的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南粳46的生育特点,适宜在江苏苏南地区种植。作单季晚稻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在苏南地区作单季晚稻栽培,宜于5月中下旬播种。湿润育秧和半旱育秧宜在5月15~25日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半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40~5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3~4公斤。塑盘育秧宜在5月25~30播种,每盘100~120g。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行、株距25×13cm,机插秧以30×13cm为宜,亩栽1.6~1.8万穴左右,2~3苗栽,插足基本茎蘖苗7~8万/亩。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放水搁田,高峰苗控制在25~28万/亩,成穗率80%左右。
3、科学肥水管理
南粳46亩产600公斤的产量结构,一般亩施纯氮15~16公斤,磷(P2O5)8~10公斤,钾(K2O)8~10公斤,其中有机肥含氮量占总氮量40%以上。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7:3为好,并做到氮、磷、钾搭配使用。为保持南粳46的优良食味品质,宜少施氮肥,多施有机肥;特别是后期应尽量不施氮肥。基肥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亩施45%复合肥30公斤,分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在栽后5~7天结合化除亩施尿素7.5公斤,间隔5天亩施尿素7.5公斤,以达到早发促分蘖。穗肥掌握早施少施、以促为主的策略,一般不施保花肥。促花肥在余叶龄4.0~3.5时施用,亩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7~10公斤,保花肥在余叶龄2.0~1.5时施用,亩施尿素3~4公斤,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水浆管理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干干湿湿强杆壮根,后期湿润灌溉活熟到老。
4、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等种传病害。生育期间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好病虫害,前期防治好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防治好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瘟和纹枯病的防治。
亲本来源:武香粳14号(♀) 关东194(♂)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类型:粳型常规水稻
适种地区:江苏省太湖地区东南部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王才林等, 2008)
·2009年上海审定,编号:沪农品审水稻(2009)第003号
品种来源:武育粳14×关东194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8天左右,比对照秀水110早熟2-3天,为中熟晚粳品种。两年区试平均株高104.9cm,每亩有效穗22万,穗长14.9cm,每穗总粒数120-13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5.5克。株型适中,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差。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
产量表现:二年市区试平均亩产586.9kg,比对照秀水110增11.3%;生试平均亩产589.7kg,比对照增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5月中下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3-4kg。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一般大田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5-18kg,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水浆管理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干干湿湿强杆壮根,后期湿润灌溉活熟到老。 4、防治病虫草害。应根据植保部门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
适宜推广地区:上海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